文/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邵華偉
應急檢驗是指轄區內發生由食品藥品等產品質量問題造成或極有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嚴重藥品不良反應、重大制售假劣食品藥品案件時,對質量安全隱患進行排除或查證的應急要求的檢驗。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于2009年5月13日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假藥、劣藥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9〕09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9年6月11日下發了《關于做好藥品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有關工作的通知》(國食藥監稽〔2009〕311號)。作為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下設唯一食品藥品法定檢驗機構,我院特此制定了應急檢驗管理辦法(《SOP》(編號ZD01-2014)),成立了領導小組,下設應急工作辦公室,主要職責是組織協調相關科室聯動和配合,接收、分發突發事件樣品,收集、分析相關檢驗質量信息數據,協助應急辦制定檢驗方案,并組織實施、督導檢驗進度,及時與上級及相關部門取得聯系,上報有關情況,組織撰寫總結報告,審核發出檢驗報告等。
2018年我院受理應急檢驗共計1614批(其中委托350批,監督抽驗1264批),不符合規定235批,不合格率14.56%。遵循應急服務的工作理念,圖書館負責收集標準信息、整理檢驗資料、原始紀錄編號、相關報告查詢等檢前預案、檢畢整理歸檔等技術資料完善工作,同時,為應急檢驗提供技術支撐與信息服務。
應急檢驗是以保障安全為目標,以價值觀為核心,以演練實戰為手段,以人員制度、設備設施、物資儲備、技術保障等為載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應急系統的功能和應急行動的效率。突發事件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質量排查是食品藥品檢驗機構的神圣職責,人命關天,事不宜遲,秉承 “公共利益至上,監管利益為本”之宗旨,滿懷強烈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感,在食品藥品安全臨時事件中更加冷靜,齊心協力地投身到應急檢驗中去,在以人為本,技澤天下的價值觀激勵下,排除干擾,積極進取,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從感性和理性,從制度到執行,遵循應急檢驗工作的客觀規律,積累和總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應急檢驗先進思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應急檢驗的研究成果也亟須在新的實際中驗證、豐富和發展,并加以傳承和運用。
(一)建立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我院2007年搬遷至高新區藥品實驗樓后,到山東大學等高校調研,并與浪潮集團合作,歷時兩年,建立了《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庫》。2014年醫療器械檢測中心遷址,其原址裝修改造后成為食品實驗樓。Ⅱ期實驗樓15655.30m2,地上面積11877.25m2,實驗室已達到4萬m2。圖書情報管理工作也相應調整,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食藥監管需求。2015年9月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升級改造。北京三維天地科技公司新研發lims藥品管理數據庫系統,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啟用,2018年10月1日擴容食品管理數據庫。
(二)建立人員再教育培訓制度。1.在編或應聘職工進院初始,先到圖書館進行為期一周的藥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化妝品監督條例、質量管理手冊、各項規章制度的理論培訓,考核合格入職。2.目前職工293人,接近50%具備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持證上崗、考核考評、競爭聘任、定期舉辦專家講座、派技術骨干國內外考察等。3.圖書館指派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專業人員負責應急服務,組織開展案例研究,既把每一個案例看成獨立的整體進行全面的總結分析,又把每個案例與“預案”和“工作指南”進行對比。4.開展溝通服務,深諳其道的圖書管理員,與檢驗人員直接交流,準確把握并適時應對,增強理解與包容。
(一)建立創新型檢驗研究機構。創新型檢驗研究結構(Innovative inspection institutions)高知識更新速率、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人員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打破照本檢驗的固有模式(《中國藥典》收載能檢驗,無法定標準不能檢驗),充分利用館藏文獻,科學應用技術方法,迅速有效地開展檢驗工作,詮釋了應急檢驗工作的真諦。2005年我院開展HPLC法比照檢驗,對降糖類、風濕類、平喘類三類中成藥摻入西藥進行快速篩查,對可疑成分進行最終確定,反復實踐達到數據可靠、方法可行,以文函形式將檢驗結果上報。2006年、2009年國家局逐步發行了藥品檢驗補充方法和檢驗項目批準件,2010年11月2日,印發了食藥監辦許〔2010〕114號保健食品安全監測目錄和檢測方法的通知,范圍涵蓋檢驗中成藥、中藥材、保健食品等非法添加。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于2011年10月5日修訂實施;2010年起國家局持續開展了中成藥、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違禁藥品;2014年我省保健食品打“四非”專項行動,化妝品“四打一規”,中藥材飲片染色、增重等專項抽檢,大型儀器設備液質聯用、能承擔離子色譜、有毒有害、黃曲霉、農殘、鉻、重金屬超標等檢驗項目;2015年國家局下發了銀杏葉提取物及制劑高效液相法檢測游離槲皮素、山奈素、異鼠李素、2018年阿膠補血膏中牛皮源成分檢查項補充檢驗方法(BJY201804)等;2018年我院開展了阿膠中馬皮源成分檢測方法研究。圖書館遵循食品藥品工作規律,因勢利導、與時俱進,摸索出一套獨具特色的管理形式。實驗人員可隨時查詢國家發布的法令性文件、檢測標準及非標方法的研發、技術指導原則等。
(二)建立應急檢驗專業書籍制度。1.側重本專業領域期刊的訂購,《藥分》收錄國內先進技術及關聯報道,《中國食藥監管》中了解法律法規,聚焦社會熱點,解析實際問題。2.保證核心期刊的到館率,兼顧新增期刊、相關期刊的增訂、連續性。《CA》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我館就有訂購,此刊經常參與館際互借。3.收集各省、市食藥檢通訊、醫藥情報、會議紀要等。《山東省食藥交流網》與國內省、市食藥檢機構加強聯系、互通有無。4.開辟圍繞應急檢驗為主題的網絡平臺(內網),集思廣益、暢所欲言,這些方法都為應急檢驗工作提供了技術保證。
(三) 建立專題檢索數據庫。1.圖書館將檢品原始紀錄整理歸檔,建立應急檢驗專題檢索數據庫,以便為今后同品種檢驗提供借鑒。2.法定執行標準為《中國藥典》《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T》的,應注意五年修訂連貫性、執行標準的時間性、還要對勘誤文件及時受控及更正、對增補本及時增訂。3.海量的檢驗任務與有限的檢驗時間的尖銳矛盾不可回避,突發事件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按照應急檢驗工作時效性強、羈押嫌疑人周期短等有關法律規定,圖書館做好準備預案。4.網絡化管理是通過計算機直觀的感受動態的文檔,提高借閱效率,打破傳統的圖書管理格局,取而代之的是資源的開放互聯,合理的配置數據,建立成套的數字化系統,方便快捷的電子圖書、期刊為應急檢驗工作提供了時間保證。
(四)建立查詢專題數據庫。1.集圖書檔案資料為一體,經過網絡檢索一次獲取,通過文獻二次開發產品,將自助圖書館掛在院局域網或QQ,新書目錄導入用戶征訂欄,供瀏覽并推薦訂購,采購的文獻被分編入庫后,系統應及時通過用戶登記欄、新書通告欄告知,形成開放式文獻資源建設團隊。2.開展定題服務、導航服務、跟蹤服務、輔助服務。定題服務是針對本專業文獻的專門服務業務,例如定題輔導;導航服務是引導正確使用計算機網絡,例如專題講座;跟蹤服務是文獻鑒別、收集整理、調查研究,例如發放被服務對象調查表;輔助服務是輔助性的文獻信息服務,例如掃描、傳真、資料打印復印、文件下載等。3.二次開發包括對文獻資源的整理分布,對所購期刊和相關文獻題目輸入計算機并順序排列,系統提供刊名關鍵詞、食藥全稱、分類檢索,獲取文獻的電子或印刷全文。4.應用開發包括對產品的再進一步的實踐與應用,圖書管理員熟悉專題數據庫的內容,掌握文獻資源的檢索方法,雙方交流和討論,專業知識互補。
5G時代已經到來,在云數據(互聯網+館藏)中,圖書管理工作創新實踐、服務發展,不負過往,面向未來,迎接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