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康喬煜
信訪工作的主要作用在于對我國現階段存在的社會矛盾進行解決,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工作原則,其重心漸漸轉移到基層單位,這就使得企業需要分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處理遇到的問題。但是,由于企業信訪工作中所涉及的信訪方式和內容等均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這就需要企業信訪工作人員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和接待能力,從而確保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落到實處。
(一)信訪工作量大。信訪指企業職工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投訴、意見、請求及意愿的一種方式,由于信訪程序簡單且花費較低,大多數職工群眾都選擇信訪這一方式;信訪人遇到的問題所反映的問題也不一樣,一部分是日常工作中發生的問題投訴建議,另一部分是職工不理解找哪個部門可以解決問題,往往會沒有目的地盲目上訪,尤其是一些不可預見的突發性信訪問題,這就需要企業辦公室信訪部門對全部的信訪事項進行統一分類處理,導致辦公室信訪工作量較大。
(二)工作內容龐雜。辦公室作為一個單位對外的窗口,除了日常工作之外,信訪業務作為其中主要工作,還需要做到督促開展矛盾隱患排查和社會穩定風險統計工作,充分發揮部門在聯調工作機制中的作用,有效預防和減少重大矛盾隱患和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當前的信訪渠道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各級信訪部門走訪、寫信、電話等方式反映,職工群眾足不出戶,動一動手指就能通過微信、電子郵箱、網上信訪系統等形式向信訪部門反映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或是向政府部門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
(三)信訪責任重。信訪工作的目標是促進信訪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結合相關法律法規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的和諧穩定;企業只有做好信訪工作,才能夠為安全生產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提供積極保障;有些職工群眾由于信訪事項沒有依據與原因,不斷向企業提出政策外的過高要求,導致處理結果未能滿足個人主觀意愿,往往會導致其多次重訪或是集體上訪,這就使得企業辦公室信訪接待工作秩序被擾亂,有可能會引發聚集上訪或不穩定事件的發生;信訪作為單位接待處理信訪問題的責任部門,應對信訪事項進行解決,對信訪人的情緒進行安撫,并對信訪事態加以有效控制,所以企業信訪的任務比較艱巨。
(一)辦公室中信訪的權力有限。對于企業信訪而言,需要處理的事情都是十分繁雜的,除了處理職工的正常來訪、來信、來電,還需對職工對企業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建議、意見及投訴進行處理。然而,信訪僅僅是一個聯系職工與企業的橋梁,自身的權利比較小,并沒有直接對職工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只能是上報給企業有關部門或轉送責任單位,由涉事單位按照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解決。
(二)信訪工作未及時落實。對于企業信訪工作的開展,并未意識到為職工處理事件的必要性,并不重視信訪工作,這就造成企業信訪未明確的分配各個人員的工作職責,當職工到接待室要求處理有關事件時,信訪部門難以科學合理地進行處理,有的單位或部門還將不易處理的信訪事項推脫給其他部門或單位,這就使得職工的利益受到損害,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處理突發信訪案件的經驗較少。在信訪工作中,難以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突發的信訪案件,對于這類事件,企業信訪辦往往無法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造成職工的自身利益受到損害,造成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信訪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接待、處理經驗。
(四)改革中矛盾問題的遺留。當前,大多數企業為適應現階段的市場環境,往往會選擇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如果改革過程中沒有有效處理矛盾問題,往往會導致職工出現不平衡心理,如:退休職工和在崗職工待遇變化不統一,勢必會讓個別職工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而選擇多次頻繁上訪,對于此類情況,個別企業信訪往往不愿意處理難度較大的問題,選擇拖延或者躲避的方式,從而導致小矛盾問題升級成大問題,個體問題演變成群體性事件,甚至存在越級上訪情況。
(一)健全有關工作機制。對于信訪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欠缺健全的有關工作機制是最為根本的問題。基于此,企業要繼續堅持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重點排查可能在敏感節點、活動期間越級上訪的矛盾糾紛和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苗頭隱患。按照“抓早抓小”的工作要求,對其中帶有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要進行全面的科學研判,對突發性、群體性的潛在隱患,要做到心中有數、應對有策、化解有力。同時,內部應構建完善的信訪工作職責分配制度,盡量避免出現“踢皮球”的情況,秉持著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一崗雙責”的領導體制,明確企業主要領導親自研究部署、調度指揮、督促檢查,著力解決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
(二)加強思想疏導工作。對于大多數職工而言,借助信訪可以有效地解決自己存在的問題,然而在信訪過程中難以避免會出現對立情緒,這時信訪工作人員需要采取有效手段來對職工進行思想疏導,化解其不良情緒。若企業未切實處理職工的問題,僅僅開展“上傳下達”的工作,那么其存在的意義就比較小了。職工之所以選擇相信信訪,是因為其認為能夠在極大程度上保證自己的切身利益,在疏導過程中,接待人員應注意不可激發矛盾沖突,需耐心的傾聽企業職工提出的各種問題,熱情的接待職工,盡可能快速解決職工的問題;對于無法馬上解決的問題,應為其記錄在案,將這一案件提交到上級部門,由上級領導進行處理,同時信訪人員應向職工說明具體情況,對相關政策進行闡述,獲得職工的理解。
(三)增加職工對信訪程序的知悉率。由于大多數職工不了解信訪工作的實際流程的情況,應當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各種傳媒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種陣地,采取宣講輔導、懸掛條幅、發放材料、展覽咨詢等多種形式,通過現場展板、微信公眾號、電視、報紙等多種途徑開展以《信訪條例》宣傳為主的宣傳活動,引導職工群眾依法有序反映訴求,維護“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工作秩序。尤其在日常辦信接訪工作中,解決信訪人所反映訴求的同時,通過電話回訪、對面交流等方式耐心宣傳條例政策,務必使信訪人心服口服,起到帶動一片的作用。
(四)強化源頭治理。對于源頭治理的強化,主要內容為決策、認識、基層,借助全局觀念的樹立來使企業信訪明確自身的職責,且有機結合現階段職工矛盾糾紛的根源來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當出臺規章制度后,需及時向企業職工宣傳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借助廣播、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或是內部培訓的方式,使職工能夠全面了解這些內容,從而有效控制職工存在的矛盾糾紛,確保信訪維穩工作的有序開展。
總而言之,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信訪維穩工作是至關重要的,企業只有切實有效地開展信訪維穩工作,才能夠確保其穩步發展。基于此,企業需要充分且全面地認識到信訪工作的重要性,明確自身信訪維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再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通過健全有關工作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踢皮球”的情況,且減少職工信訪的操作流程;通過加強思想疏導工作,確保職工的問題得到及時有效地處理;通過制定合理的賞罰制度,來進一步提升信訪維穩工作的水平;通過強化源頭治理,來確保信訪維穩工作的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