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亮 瓊臺師范學院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上升,我國更加重視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關系到了祖國的未來發展,缺乏體育鍛煉的學生不僅是體質下降,還會增加一些疾病的風險率。因此為了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創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性環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對于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進行分析,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為增強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供有效的依據,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經過對我國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研究,明確身體素質的主要指標有短跑、長跑、立定跳遠、引起向上、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體能測試。根據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的性別、年齡進行標準化的體能劃分,大部分家長是非常支持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只有少部分的家長不支持。在學生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中,家長支持女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要高于男生;城市學生體育鍛煉高于農村學生;中學生體育鍛煉高于小學生。并且體育鍛煉支持家庭環境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綜合指標要高于不支持家庭環境的學生,尤其是中學生的家庭支持環境身體素質綜合指標明顯要高于不支持家庭環境的學生。
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的成長與發展都是較為重要的,身體素質不僅可以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等綜合方面。通過對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后,發現在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中的學生,身體素質綜合指標要高于不支持家庭環境的學生。[1]身體素質中的體能測試活動項目對中小學生的肌肉力、耐力、柔韌性、爆發力、意志力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體育鍛煉可以降低中小學生慢性病發生的風險,同時可以有效的預防學生近視的形成。現階段,我國中小學生的部分家長認為學生應該進行體育鍛煉活動,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但少部分家長認為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對體育鍛煉活動的態度不夠重視,所以導致家長不支持下的學生體育鍛煉頻率較低,身體素質也低于同一個年齡段和同一性別的學生,長期下來會造成學生的亞健康狀態,甚至各種疾病也會隨之產生。因此,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體育鍛煉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根據我國對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降低中小學生的慢性病發生風險,還可以促進中小學生的大腦發育,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首先通過體育鍛煉減少疾病的發病風險,來改善大腦中的認知結構。[2]同時體育鍛煉作為大腦早起神經發育、腦血管系統發育成熟過程中的潛在刺激,可以抑制中小學生體內與年齡相關的海馬組織丟失,來提高中小學生的記憶力和立體思維。其次,中小學生時期是大腦發育的黃金階段,在該時期的體育鍛煉,對中小學生的大腦健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創造家庭支持性環境,來增加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頻率,促進中小學生的大腦發育。另外家庭支持性環境下的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力量、速度、柔韌性和耐力都要高于不支持家庭的學生。因此家長要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的發育和成長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由于部分中小學生的家庭對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夠重視,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觀念。大部分家長認為中小學生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覺得體育鍛煉的開展不重要,導致學生在體育鍛煉活動中缺乏積極性,在課后也無法自主進行體育鍛煉活動,導致學生的體質不斷下降,在學生運用大腦的時候,難以為大腦提供必要的營養,不能進行長時間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由于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升,在生活中越來越缺乏勞動,使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體育鍛煉。這樣不僅使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還導致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現階段的中小學生愛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但沒有良好的體育鍛煉,難以消化食物中的營養,致使剩余的食物營養堆積在體內形成了脂肪,會導致各種的慢性病的發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性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改變家長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體育館,使家長明確體育鍛煉不僅是一項休閑娛樂項目,還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發展的關鍵運動。[3]同時要讓家長了解到,在全球范圍內,中小學生當中的慢性病發病率逐漸呈上升的趨勢,為許多家庭都造成了嚴重的打擊。從而使家長營造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來增加學生的體育鍛煉頻率,保證學生每天進行一小時以上的中高強度運動,來保障身體的各個系統健康成長和發展。并且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和運用具有重要的影響,家長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和行為,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而且在家庭支持性環境中,家長都喜歡參加體育鍛煉更加容易使學生達到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起到了有效的推動作用。
在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中,家長要充分的挖掘學生的體育鍛煉愛好,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潛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4]首先,學校可以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相關的體育鍛煉健康教育,促使家長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為學生創造家庭支持性環境做出鋪墊。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還會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其次,家長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來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比如:家長設計一項家庭的共同運動。像羽毛球、乒乓球等,有利于形成和諧的家庭氛圍和運動習慣,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運動技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家庭支持性環境對中小學的身體素質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支持性環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降低學生的慢性病發生的風險概率,保障身體的各個系統健康成長和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調動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使學生達到每天體育鍛煉一小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