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武 劉海兵 長江大學
終身體育理念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中已經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為了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保障學生的全方面發展,教師一定要積極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進行創新,豐富教學內容,將終身教育理念充分應用得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廣泛推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伴隨著教育形勢的改變,許多新穎的教學理念層出不窮。比如,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就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推廣和應用。所謂的終身體育教育理念,就是指高校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在平常的體育課程中得到實際的鍛煉,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更加要注重對學生保持長期鍛煉的運動觀念的建立和培養,引導學生在體育教學中逐漸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維持運動熱情,即使在邁入社會后也能重視對自身的體育鍛煉,堅持運動健身,將體育鍛煉作為日常必備項目,從而保證身體素質和專業體育知識技能的長期發展和提高。綜上,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終身體育教育理念的提出和落實對提升高效體育學科的綜合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過程中,許多教師尚未及時轉變自身的體育教學思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對于學生的理論知識教學和實踐技能教學沒有做到有效平衡,過分側重實際操作而忽視了學科理論教學,認為只要學生在體育測試中只要達到了新課程標準劃定的及格線就是有效的完成學科教學任務,因此,在這一錯誤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所采取的授課方式就十分單一,教學內容也是一成不變,從大量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來看,基本體育教學就限于籃球、足球、排球等大眾常見的體育項目,缺乏新穎性,學生往往興趣不足,難以維持對體育鍛煉的熱情,反而是將其作為一項學習任務去按部就班的完成,不利于學生建立良好且長期的運動習慣,也不利于終身體育教學觀念的推進和落實。
首先,要想保障高校體育教中良好的教學效果,一定要為師生提供完備的基礎設施,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體育教學活動亦是如此。教學場地、硬件設施、體育器材及充足的理論素材都是體育教學中缺一不可的基礎條件,但從目前的實際教學現狀來看,許多高校在體育學科小學中的經費投入十分有限,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難以落實,總之,從現有的高校體育基礎設施來說,其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也嚴重抑制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降低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在終身體育視域下,要想實現高校體育改革的有效推進,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提升體育教學的總體質量,教師首先就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結合當前的新課標要求和高校學生現狀,在制定實際的教學計劃中有效融入終身教育理念,從而有針對性的推進和落實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和鍛煉的同時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建立終身體育的運動理念,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提高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運動的熱情,進而在最大程度上確保終身體育理念的真正落實。
在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學校要對學生的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如強化建設體育館,并及時更新體育器材,完善場地設施,為學生提供豐富且多樣化的體育項目選擇,建立和維持學生對于體育課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充分了解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條件及其內在需求,豐富教學內容,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操作性強的新型教學項目,促使學生增強體育鍛煉興趣,積極參與并主動建立終身體育觀念。
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持續時間很長,因此,教師一定不能孤立、分散的對待每一堂體育課,而是應當建立長遠的教學計劃,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延長時間跨度,從而使得體育加血活動更具體系化和完整性。在此基礎上,不僅可以讓學生逐步建立起終身體育的運動理念,還能保障高校體育教學正向且良好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盡管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仍然還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因此,教師一定不能有所懈怠,要充分結合終身體育理念,根據學生的身心需求來豐富教學內容,高校也要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教學基礎設施,對于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從而有效的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