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范玉亮
【摘要】高校美術生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藝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內容。文章分析了高校美術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美術生的專業特點,提出了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以切實提高美術類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創新創業教育實效。
【關鍵詞】講練融合;美術生;創新創業
“藝考熱”使高等美術教育從“精英式教育”逐漸轉向“大眾教育”,而美術類大學生就業反亮“紅牌”,成為高失業專業人群。創新創業教育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一系列戰略舉措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發展的重要途徑[1]。因此,創新創業成為各地美術院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促進和正確引導美術生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開展創新創業實踐,已成為美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美術類創新創業教育學科體系
高等美術院校只有建立較為完善的學科體系,才能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實效。當前高校美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學科體系不夠健全。教材建設滯后和教材針對性弱成為高校創新創業發展的一大阻礙。目前,重點美術專業高校有部分教材是本校編寫,但是都不完善,只是作為個別存在,其他篇章是由就業指導編寫,教材種類單一,數量極少,針對性弱。
師資建設方面,師資隊伍以學院輔導員、書記或者其他專業老師為主,部分院校邀請成功企業家、優秀校友、風險投資人等擔任教師。雖然師資可以滿足美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要求,但專業程度低,教師的流動性大,存在師資嚴重匱乏的情況。
課程設置上,主要是開放創業基礎和就業創業指導等相關課程,大部分以選修課形式存在,而且課程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只停留在表面的活動和講座上,漏洞過多,難以培養美術生的創新能力,不能激發學生的關注和興趣。
教學方面,各大美術院校不斷嘗試體驗式、啟發式、互動式等諸多教學方法,部分美術院校還采取翻轉課堂、慕課教學。隨著學生獲取知識渠道多元化,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開始凸顯出來。美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在提升教學實效性和共享教育資源方面面臨重大考驗。
(二)美術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的缺失
眾多高等院校過于重視創新創業比賽的成績,在教育過程中忽視了觀念的轉變,只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認識缺失,為了比賽而比賽。與其他專業學生相比,美術專業學生更需具備專業想象力、創新能力,但創業對于美術生而言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美術生對創業考慮的過程不全面,創業經驗缺少,創業意識較弱,忽視教育課程上的知識,缺少經濟、管理、法律知識。正如美國考夫曼基金會指出:“創業具有實踐性的特點,它的研究重點在于引導理論和思想,既單純的知識如何用于行為,事實上,使用層面的創業研究核心在引導年輕人將雄心和才華轉化為行動遠離空想。”[2]美術生對創新創業的認識僅停留在功利化階段,缺乏創新創業目的,不注重綜合素質,創業過程容易忽略顧客和投資人的需求,僅考慮個人的主觀想法和感受。
(三)美術生創意成果轉化率低
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的實用性,對市場進行有效的運作,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眾多美術類大學生創業失敗的案例中可以發現,這些學生普遍缺少有效的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展示平臺,沒有將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中。部分美術生在項目構思的初級階段沒有充分了解市場背景,不能把握市場的需求與行情,缺少對美術行業市場的調查和認知,不了解美術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導致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這種意識的淡薄、觀念的偏差拉低了美術類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成功率。此外,很多學生不借助政府及社會投資基金的相關資源,為自己的項目找到轉化平臺,在成果的轉化中顯得束手無策。
二、美術專業學生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一)健全學科體系,有效提高美術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從高等美術院校角度看,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包括學生思維訓練、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理論傳授、項目模擬訓練等多個環節。高校應注重美術教育的實踐性、應用性、創新性,推進藝術教育模式的創新和發展[3]。因此,美術院校要注重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課體系的融合,提高創新創業基本知識、技巧、技能及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教育實效。在初步形成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中,美術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由具有豐富創新創業經驗、科研能力突出、高學歷高職稱教師擔任。
(二)以講促創業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在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中,理論知識講解是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掌握了理論知識,才能夠更好地提升實踐能力。教師在對美術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中,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多媒體手段,優化教學內容,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美術生的四年學習生涯,采用“知識講解+自由討論+實踐探索”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創新探索,從而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4]。定期在學院內推出美術類大學生成功創業典型案例,營造創新創業教育氛圍。此外,高校可以邀請教育專家開展有關創新創業內容的講座,或者邀請美術類成功企業校友回校做報告,向學生分享經驗,增強美術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豐富創新創業相關的專業知識。
(三)利用專業優勢,以賽促專業成果的轉化
美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要注重組織學生參加創業競賽,增強美術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在組織美術生參加創業競賽中,指導教師要利用專業理論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各大高校每年開展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就是很好的機會。通過參與競賽,美術生能夠及時發現自身項目的優劣,學習其他項目的閃光點,對創業團隊的市場預期做成本估算,對成員分工角色轉換的問題進行思考,多方考慮,減少創業風險。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創業大賽,如“挑戰杯”、攀登計劃、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美術類專業中的傳達環境,以及攝影、動畫、服裝等領域,應用性強,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積極組織美術專業學生以賽促專業成果的轉化,通過依托高效配套政策,把專業知識轉化為產品,實現創業。
三、講練融合模式對美術類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的意義
(一)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能滿足美術生未來發展的需求
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與美術生未來發展是相匹配的。講練融合模式以專業理論知識為依托,以實踐為導向,充分發揮美術專業優勢,以提高美術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借助政府扶持政策和社會企業力量,為學生搭建起訓練和實踐平臺,讓美術生全程參與到創業項目過程中,提高美術生實踐創業能力,充分體現實際操作與理論講授相結合,更好地為未來發展積蓄力量。加深學生對創業實踐的認識,并將實踐與美術專業理論完美結合,給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基礎。
(二)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促進美術生個性的要求
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多流于表面,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在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尊重美術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發揮美術專業的優勢,幫助美術生揚長避短,提升學生在設計、藝術培訓機構、攝影等領域的競爭能力。在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中,聘請相關行業成功企業家作為顧問導師對美術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意義重大。學生在實踐的環境中更容易促進個性的發展,實現實際操作與理論講授的匹配。
(三)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使美術專業教育與社會要求相銜接
在對社會貢獻上,美術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有效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遵循社會的基本發展規律。對美術院校而言,做好美術生創新創業教育,才能更好地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創新推動創業,切實提高美術院校教育實效,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在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下,落實企業實操環節和專業實踐,幫助美術生進一步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美術院校通過搭建模擬和專業實踐平臺,可以讓美術生體驗創新創業的吸引力和活力。項目通過參與組建團隊、編制商業企劃計劃書、學術成果交流的工作環節,提高美術生的實踐創業能力,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實效,更好地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四、結語
創新創業已成為各地美術院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提高美術院校的創新創業實效,就必須將講練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運用到教學中,加強專業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師資力量,做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美術專業獨特優勢,提升美術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更好地為美術畢業生就業擇業創業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琦,武巧琳,李慧.設計藝術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37-3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世界主要國家創業教育情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3]涂維民,劉燕平.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目標、課程改革及評價體系初探訂[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5):121-125.
[4]顧建華,張占國.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大學美育”課建設[J].美育通訊,2005(0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