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寧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強、難度系數較大、緊密結合實踐的學科,學生在學習和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基礎比較牢固,對于高中物理的理解也比較容易;而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基礎比較薄弱,對于高中物理的理解比較困難,從而產生排斥、厭學的情緒。基于此,需要有效分析高中學生物理厭學情緒產生的原因及解決途徑。
關鍵詞高中物理;厭學學生;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105-01
高中物理是公認的難度比較大的理工學科,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高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情況各有不同: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理解高中物理比較輕松,也能高效完成學習任務;而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比較抵觸,理解能力比較差,長時間無法掌握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態度不認真,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心。因此,為了所有的學生都能認真學習高中物理,提高物理成績,教師應該在兼顧優等生的同時,重點關注厭學學生,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一、高中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一)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感。厭學情緒最為主要且最為普遍的原因在于,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較為強烈的挫敗感,從而引發了負面的情緒。相較于其他的課程,物理課程是一項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課程,其難度對比其他的課程也較為困難。如果學生在長期學習過程中沒有收獲良好的成績,將不可避免地打擊其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產生了不良的厭學情緒,造成惡性學習的循環。
(二)目標不清。區別于文科的文化性課程,理工科學科的代表——物理課程,往往對學生的學習目標有著較高的要求,有了清晰目標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前進。從過往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盲目性較強、缺乏清晰的定位也是導致其產生厭學情緒的主要原因。部分學生在制定學習目標的過程中過大、過高,如直接考取優秀的學習成績等,一旦沒有有效達到目標,學生的負面情緒往往會集中爆發。
(三)耐心不足。學生表現出厭學心理的姿態很多,其中對知識點的逃避心理即為其中非常明顯的一個現象。往往學生在面對陌生的知識內容時候,會表現出明顯的心浮氣躁與耐心缺失。而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又高度強調了學生的仔細與嚴謹,如果學生沒有良好的耐心展開學習工作,學生的厭學情緒會表現地非常明顯,并且連帶會影響到其他學科的學習,產生諸多不良的后果和負面影響。
二、提高厭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對策
(一)尋求更多成功體驗
在前文的強調中不難發現,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往往是由于缺乏良好的成功體驗,而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教師可有意識地加強學生物理學習的成功體驗,使得學生能夠提振學習自信心。而對學生而言,最為簡單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破解學習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從而幫助學生得到物理學習過程中的成功感。同時,這樣的方法也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幫助學生解脫學習過程中疑惑,其厭學的情緒也能有效得到緩解并改正。
(二)發揮目標的引導作用
在新一輪的高中課程改革中明確指出,要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切忌任何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切忌成為“甩手掌柜”,而是要充分引導學生展開正確、積極的學習策略。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之中,了解其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引導、指導工作,根據學生的能力與基礎布置教學任務,使得學生能夠更好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真正意義上做到學有所獲。
(三)努力掌握、科學運用學習方法
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驅動學生進一步學習成績、構建良好學習態度的重要方法。教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將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更是要將正確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其更好以積極主動地態勢展開學習工作。對學生而言,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幫助其提升學習成績。而良好的學習結果、成績,則直接給予學生學習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可持續化循環,自然能夠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提升學習的效果。
(四)創設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情境
高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對教材充分而深入的挖掘,讓學生探尋各種學習的主題,教師要認真提煉主題,選擇那些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進行拓展與二次延伸,通過教材找到知識的生長點,強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培養了厭學學生的探究精神?,F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學生能夠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包括科技信息等在內的很多信息跟學生學到的物理知識是密切相關的。用物理知識檢驗這些信息,讓厭學學生體驗物理學習的新鮮感,還能提高其學習知識的積極性。通過認真探究,讓厭學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點跟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的學習是需要長期堅持、逐步推進的。教師在講課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物理,這樣才能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建國.關于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