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摘 要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的轉變是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前提。但當前對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法的研究也相當薄弱,學生的文學素養難以提高,處于滯后狀態。因此,本研究將新課程理念與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相結合,有效地彌補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學術研究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價值。
關鍵詞新課程;統編;語文;教材;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C43,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4-0196-01
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師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從學生的成長需要出發,尊重學生、了解學生、信任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生,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語文學習中主動自覺地進入豐富多彩的童話天地,感受閱讀魅力、享受閱讀樂趣,發展個性、完善人格,并提高其語文素質和人文素養。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堅持以生為本,成為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主陣地。
一、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過于模式化。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維還處于傳統的思維模式中,沒有創新意識和現代化教學意識。他們對這一教學方法比較認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結構過于死板,缺乏新穎性和趣味性,不能很好地引發學生的興趣,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情景都不能靈活應用在自己的教學大綱中。相對于過程,他們更加的注重結果,判斷學生回答的依據就是標準答案,不考慮學生的回答是不是具有合理性,無視課堂教學中各要素的組合存在。在這樣機械化的課堂教學結構中,他們很難運用別的教學模式,自我意識太強,只局限在自身有限的教學方法、教學形式以及教學過程之中,失去了真正教育的含義。
(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具體、直觀的情境觀察、體驗與思考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嘗試教學創新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地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這是因為教師對于語文教學的創新總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之上,沒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興趣愛好。因此,語文教學的創新只能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而不能引導學生活躍思維主動去學習、去思考。
二、新課程理念下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的建議
(一)加強自主學習的助學系統,幫助學生使用。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統編教材的內容,包括單元介紹、閱讀注釋、資料袋等。數據包主要用于幫助學生選擇信息、判斷信息、轉換信息,學習輔助系統的總體設計有助于學生使用。圍繞成智教育的整體教育,在我們教學低年級兒童漢語的時候,我們在思考“如何使識字與學校學習和課本相結合,使閱讀成為可能”。例如,我們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文章的同時,還用“快樂讀書吧”,在主題實踐活動中,師生一起研究《植物媽媽有辦法》中的相關植物。這樣就把學習閱讀、識字、實踐活動等都融入到了里面。基于這樣的識字、閱讀、實踐而形成的仿寫,整體大于部分之和,兒童樂學,減輕負擔。這樣一來,低年段的語文學習要素便連貫了起來——而這和我們十年間的主題課程是一脈相承的。
(二)采用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環境是相對復雜的系統,它存在教學的各種要素,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態、過程以及情感。教學環境能夠強化和塑造學生行為,學科的特色要在學習環境的創建中體現出來。如果要創建語文活動情境就要把學習技能和體驗融入進來,體現學科的價值屬性。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就是學習環境以課堂語文實踐教學為中心進行,不是單純的教師示范性教學,而是通過小組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切身體驗,在活動中探索和合作,學生之間可以交流討論,這也是尊重意識的培養。語文教師這時候就需要引導學生的思維,更要知道創設情境的目的性;教師可以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例如,結合二年級統編教材“成語天地”中蘇東坡的詩句“龍飛鳳舞”,引出堅忍不拔、水落石出、雪泥鴻爪、明日黃花等十幾個成語典故。學生也學習了成語故事,還順便積累帶出了詩詞。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根據生活中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進行學習,所以得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教學方法的轉變是基于新課程理念下而盛行的全新教學形態,它的價值理念是令學生全面發展,尊重他們的主體地位,著重于他們的參與,引導學生實行有價值的積極體驗的活動,以協助他們形成個人的獨特體驗。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著重于他們的體驗,以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育實踐中得以充分調動,以讓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師生真切融入以及參與到課堂中,從而形成別具一格的小學語文教學,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以及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
參考文獻:
[1]陳怡倩.承傳統究其法——淺談如何運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傳承優秀傳統文化[J].新教師.2019(05):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