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張家港市青龍小學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身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僅是教給學生各種足球的技巧,難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足球運動的魅力,不利于激發他們參與足球訓練的興趣。對此,教師在開展足球訓練之前,可組織學生觀看足球比賽,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足球運動中體現出來的競爭精神、合作精神以及運動過程的緊張感,體會足球運動的媒體,以此來激發他們對足球運動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足球訓練中來。在觀看完足球比賽后,教師還要通過語言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激勵,讓學生認識到足球訓練對于參與足球比賽的必要性,從而促使他們樹立起堅定的信心,投入到足球訓練中來。在足球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有時會感覺訓練任務過重、容易發生危險等,從而降低足球學習的興趣。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播放足球比賽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于參與足球比賽的動力,從而克服訓練中的困難,不斷提高自己的足球技術水平。
小學生的身心較為稚嫩,骨質較為脆弱,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受傷,但也具有好奇心強、好動性強等特點。教師要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足球訓練方案。首先,小學體育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力水平以及足球知識基礎,調查學生喜歡參與什么樣的足球訓練,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足球訓練方案。其次,教師要依據體育課程標準,分析足球訓練過程中的重難點,可將整個訓練計劃分為體能儲備期、訓練期、比賽期三個階段,對處于不同階段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訓練目標,確保訓練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最后,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觀察指導工作,及時地對學生的訓練效果進行分析,并根據學生的訓練情況來適當地調整足球教學的方案。
為確保足球訓練的有效性,教師應當合理地安排學生的訓練時間,還要對學生的足球基本能力做出一定的劃分,對于基本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足球訓練的難度,對于基本功較差的學生,則要加強各種基本技巧的訓練,逐漸培養學生學習需求的信心,提高訓練效率。
足球訓練最終要落實到實際的比賽中來。通過足球比賽的方式,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平時的訓練效果,讓他們掌握各種知識與技術的運用方法,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培養他們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在訓練與比賽的循環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小學體育教師可在開展足球訓練一段時間后,組織一場足球比賽,讓學生在鍛煉技能的同時,初步感受足球比賽的氛圍與魅力,可在班級內部分小組開展比賽,也可組織班級之間的競賽,讓學生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提高實戰水準。在比賽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反思,分析比賽中的優點與不足,并針對自己的短處加強訓練,以提高自身的足球綜合水平。
足球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發展的過程,但許多小學生都存在著耐心不足的問題,在努力一段時間沒有看到明顯效果后,容易失去訓練的信心。因此,教師要注重時常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增強他們訓練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足球訓練活動中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對小學生心理上的分析,發現教師、家長的表揚往往能夠對他們形成很大的激勵作用,反之,教師和家長的苛責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甚至使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所以教師在足球要多采用正面性的評價,可以適當放大學生的優點和進步,以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足球的自信心,對于學生的問題與不足,教師也要及時指出,并鼓勵和支持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彌補自己的短處,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訓練初期的評價,在開始的時候引導學生形成堅定的自信心,這樣一來,在后期訓練中,即便學生遇到困難,也能夠積極勇敢地去面對,從而提高足球訓練的效率,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足球訓練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充分鍛煉他們的身體素質,提高運動能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形成終身體育的精神。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重視足球訓練,以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通過激發學生訓練興趣、制定合理訓練方案、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訓練信心等,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足球訓練活動中來,提高足球訓練的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