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花 濟寧市兗州區文化路小學教育集團揚州路小學
素質教育下,老師應從學生的學習現狀入手,綜合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生自主運動的意識以及趣味性因素在課堂上的應用等多方面因素的應用,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運動的意識,并且養成自主鍛煉的習慣,這對于學生而言會受益終身。
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與體育訓練也是小學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一些學校對體育教學的不重視,大量的文化課學習占據了學生大量的時間,導致許多小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鍛煉身體,去參與體育活動。久而久之,學生的身體素質便表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小學在畢業測試時,許多小學生在諸多體育項目中都出現不合格的現狀,并且即使一些短跑測試,絕大多數學生都表現出十分吃力的狀態,就好像經歷了5000米的長跑一般。最后,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引導中,老師只是統一性的引導學生進行各種體育項目的學習,學生只會被動性的跟隨老師的教學進度進行練習,卻難以起到彌補自己體育方面欠缺的作用,導致體育教學形式化過于嚴重,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升。
首先,體育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小學階段的體育課程開展課時十分有限,由此,學生在課余時間或者非體育課堂時間,充分抓住體育運動的機會來健全自我便變得尤為重要。其次,小學生在身體素質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性,而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老師無法針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專業的引導,集中式的訓練對于學生身體素養的欠缺部分仍舊幫助不大,這就需要學生養成一定的意識和習慣,自覺去鍛煉和練習;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自主運動意識的培養不僅對自己體育訓練具有顯著意義,并且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從而實現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首先,小學生體育運動能力的培養與體育基礎知識、練習技術以及基本技能密切相關,由此,學生體育技能的培養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學生體育運動的方向,又是學生自主鍛煉的動力所在。其次,趣味性元素在體育課程上的引入,又是引導學生熱愛體育的有效方式;由此,老師則可以從學生的現狀入手,適當引入一些廣大學生都感興趣的元素,通過多樣化運動形式的導入,來實現學生身體基本活力和體育能力的培養;最后,老師還應該加強體育課堂的教學引導,靈活開展一些教學內容,在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中,更要保證一定的計劃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去。例如在接力棒賽跑的訓練中,老師需做好學生起跑、跑步過程調整呼吸、接力時前后兩者的配合以及爆發力因素的體現等多方面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對癥下藥”,就自己的欠缺點進行針對性的補充,實現體育知識運動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全面提升,并且讓學生養成關注自身全面化培養的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小學階段,在完成課堂學習課后作業后,還留有一定的時間,由此,老師便可以靈活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引導學生組織一些豐富多樣的體育文化活動,在活動中涵蓋比賽、集體訓練、操練、體育介紹、圖片展示等多種內容;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引導下,可以充分喚起學生的體育運動共鳴,從而主動參與其中,這對于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養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習慣的養成與意識的形成密切相關,由此,學生自主運動的關鍵在于讓學生意識到鍛煉的好處與有益點;由此,老師應該在學生群體中廣泛傳播做好體育訓練的關鍵和意義,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只有自己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才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并且做好體育訓練又是保證自己學習高效開展的關鍵所在。其次,老師應該針對性的開發學生的潛力;有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彈跳力,老師便可以注重其籃球運動的引導;有的學生耐力較好,老師便為其提供充足的長跑機會;等等,實現因材施教,幫助學生養成自主訓練的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運動習慣和意識的養成要比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知識更重要;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引導中,靈活應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體育教學中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從而喚起學生的體育訓練共鳴,讓學生能夠自覺主動的進行運動和鍛煉,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