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忠 李旭榮
漢字,作為傳承人類文明的使者,為人類文明的發展發揮了和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寫字是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閱讀、寫作能力的必備條件。我校地處農村,是一所農村中學,從客觀上來說,農村學生大多只滿足于認真完成課堂和家庭作業,對自己寫字的要求并不高。這固然存在著學生、家長在寫字方面認識的誤區,但與我們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是分不開的。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對寫字教學的要求,及目前寫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旨在通過對學生書寫水平的訓練,探索出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寫字教育能力的原則、策略、途徑與方法,從而提高教師的寫字教育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字素養。
1.有利于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作為學生只有規范書寫漢字,了解漢字,才能更好地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規范學生漢字的書寫,其根本宗旨就在于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同時發揮寫字教學的育人功能,提高教育對象的整體素質,從而達到良好地傳承祖國傳統文化的目的。
2.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俗話說,書畫同源。的確是有道理的,漢字不管是哪一個字,總是點、橫、豎、撇那些基本筆畫的組合,要想把字寫好,就是把筆畫擺得好看,有人說:“字是人的第二張臉?!比伺c人之間不甚了解,初見面時看你的字,就會產生對你的初次印象。俗話說:“見字如見人。”因此,規范學生書寫漢字非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有利于提高漢字的使用價值。正確地使用漢字,首先需要規范地書寫,用來傳遞信息,來凸現語文的工具性,如果書寫不規范,就會影響漢字的使用效果,同時也會鬧出很多笑話。
1.強化漢字結構特點。在識字教學中強化漢字結構特點,掌握漢字規范書寫得規律。常見漢字的結構有左右結構,其特點有左窄右寬的如:波、作、楓等。又如左右寬度等同的如:科、孫、能等。還有左中右結構的左中都窄,右寬的如:猴、嫩、糊等。上下結構字的特點上窄下寬的如:窄、藝、吳等。又有上下等寬的如:顯、芒、類等。還有上中下結構字的特點有上窄中下等寬的如:剪、蜜、密等。當漢字里獨體字做偏旁時不僅偏旁的筆順發生了變化,而且偏旁字的筆畫名稱也發生了變化,體形也顯得格外苗條。如木字做偏旁時最后捺變點(林)。余字做偏旁時第二筆捺變點(斜)等。
2.落實寫字訓練,培養學生寫字能力。《語文新課程標準》把學生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和良好的寫字習慣,納入課程內容之一。因此,學校要將規范漢字書寫活動與日常教學工作密切結合,以提高學生規范書寫漢字的能力。在語文教學時,語文老師對學生進行專項字詞聽寫,通過每天的聽寫訓練,評優樹模、以優助差,培養學生天天正確規范書寫的良好習慣。
3.開展各項活動,激發學生寫字興趣。學校除了在課堂上訓練學生正確書寫規范漢字以外,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提高學生書寫的能力。舉辦書法現場展示大賽。同時,語文老師可有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觀摩,讓學生陶醉在寫字的快樂當中。舉辦優秀作業展覽活動。評選出各科優秀作業各3本,然后推薦到學校進行展示。同學們可于當日課余時間在實驗樓前進行學習觀摩,相信在比較中會有所提高。
4.改善校園環境,營造漢字育人氛圍。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規范漢字書寫環境,利用學校網絡、廣播站開展以“工工整整寫字,堂堂正正做人”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構建和諧的語言環境。在教學樓,實驗樓等處張掛標語牌,讓每一堵墻、每一扇門、每一株樹、每一棵草都在提醒大家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接受熏陶。在每個班級內出一期黑板報,并設置“學生書法作品展示欄”、“班級優秀作業展覽園地”,定期舉辦學生優秀書法作品展,讓漢字書寫滲透到學校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