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穎莉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平陽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1)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不同于小學其他學科的教學,也不同于英語的其他年級的教學方式,其具有英語教學的特點以及小學階段的鮮明特點。這些特點都是影響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有序展開的因素,在教學活動中必須嚴格的遵守小學英語教學特點,對于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所存在的挑戰進行全面的闡述,最終對癥下藥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并且隨著社會進步發展,國家與國家之間來往頻繁,學好一門外語變得尤為重要,而在小學階段展開英語教學活動,能夠為初高中的英語技能、英語知識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另一方面是要求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適應英語思維和英語語言文化氛圍。因此當前小學英語教學活動呈現出以下的特點:①教學方法不具體全面,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其所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看似基礎卻需要從多個方面中才能夠實現。如需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小學生了解和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基本技巧,也要求能夠重點展開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育。②小學英語教學資源不夠豐富,小學英語教學已經從試點到全國普及化發展,在此背景下英語教學的成為各個地區小學學校的教學課程之一,而對于小學學校的教學發展而言,其所擁有的教學資源不統一,在制定小學英語教學目標任務時,個別資源較差學校的呈現出力不從心的狀態。最終給教師和學生都會帶來一定影響;③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活動要注意。小學生本身就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中,性格活潑好動,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見的情況,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的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針對小學生的性格特點,使用做游戲、小組比賽、情景表演等娛樂性的方式,讓小學生更加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許多知識點。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小學生而言,一堂課40分鐘要時刻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本身就具有較大的挑戰,因而如何讓學生樂于學習、愛上英語,是廣大教師應當關注的重點內容,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產生新奇感,不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在備課時,應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主要的參考,如通過對一些綜藝節目等的英語翻譯、英語小游戲來導入英語課堂學習,由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②英語教學的效率。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在接收英語知識時進度也會有所差異,往往導致同一個知識點需要反復講解,整個英語課堂的效率不理想,課前預習不到位,課后復習不認真,課堂與課后脫節,學生知識點不連貫,越來越跟不上教師的步伐,導致整個英語教學活動的效果不理想,甚至還會讓學生喪失學習英語信心,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利于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③學生在家里的學習安排不到位。雖然在當代社會,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群等多種快捷方式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但在校方與家長之間的配合方面還有待提升,許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檢查作業、監督孩子復習鞏固知識方面,做得還不夠理想,教師應當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比如制作自我檢查小試題、課后復習小視頻等,為學生找到課后學習的重點,幫助學生自我鞏固知識。
3.1 課前。對于小學學生而言,課前的預習工作非常重要,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制作簡單明了、重點突出的課本知識預習小視頻,視頻要突出新奇、有趣的內容。如此學生才能夠對其產生好奇心,繼而跟著導學視頻中的問題內容來展開分析思考。比如學習到小學英語三年級中Module Unit1的《I'm sam》章節時,這是小學英語的導入章節,在視頻中可以通過設置一位小朋友利用英語來展開自我介紹,之后是向視頻外的小學生提出問題。在此導學視頻中,小學生首先是對于視頻小朋友所說的內容產生好奇,通過學習其能夠聽懂或是大概猜到小朋友說什么。而視頻結尾利用英語提問What's your name?。讓小學生對英語這 一課中的內容充滿興趣,能夠參與到互動中,并且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給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字。如中文名“李麗”則在課堂中可以表述為“I'm Lili”。總之在課前的預習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視頻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用問題導入、情境設置法等來延續發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3.2 課中。課堂英語教學活動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所在,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的主要教學用語是英語,而學生的主要母語是中文,在一個非母語的環境中,學生更容易發散思維,在課堂中開小差。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利用教學工具或是教學方式來拉近學生同英語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即便是沒聽懂都擁有繼續參與下去的興趣。因此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通過動態圖片、視頻等內容來完成英語教學。如在小學英語三年級Module1 Unit2《How are you?》這一課程時,不僅僅要讓學生會說“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等日常用語,還要靈活運用起來。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情境設置的方式來豐富英語課堂內容。①是教師在課堂情境中展開“how are you”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兩兩組隊展開對話;②是教師通過播放“獅子王”中的片段內容,引導學生展開真實英語應用中的一些問候語的使用方式,更重要的是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聽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③是教師展開課堂的練習總結,讓學生能夠充分將課本中的英語知識同實際應用中所出現的英語口語等進行融合,使得英語教學內容能夠真正成為學生的英語技能和知識。
3.3 課后。在課堂學習完成后,課后的反思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為學生擬定課后思考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進行復習。比如在學習完小學英語《How many》這一章節后,為學生制定的復習內容為:①課后句型練習,根據對話:“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來進行舉行演練。②指導學生展開英語應用習慣,即英語語法的使用的學習。對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而言,并不強制要求小學生能掌握時態等方面的語法內容,但是要求小學生能夠下意識的使用正確的英語詞匯、語句等來表達情感。如“am 不和be動詞一起使用”介紹自己來自哪里。可以用I come from 或是I am from ,因此在課后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多看、多聽的形式來完成英語復習。與此同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增強家校合作,更能夠鞏固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英語素養。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小學英語教學活動能夠使得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達到達到二級目標,這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能夠遵照現有的教學特點,把握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規律,最終根據學生的教學現狀提出更加高效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