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祥
(武威第十中學,甘肅 武威 733000)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未完全形成,思想比較敏感,對一切新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且心理上比較叛逆,作為班主任不僅要管理班級的紀律、塑造良好的班風,還要采用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形成正確的“三觀”。因此,探討研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作為班主任,不僅擔負著教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育人”,班主任要想成為初中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人,其“身教”與“言傳”的作用同等重要,班主任的言行舉止、思想觀念、對人生的態度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極為重要且深遠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既要注重平時的言語引導,更要重視身體力行的行為影響。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與工作能力,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出榜樣。比如,對于班級的內務管理,良好的班容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臟亂的教室不僅會影響任課教師的情緒,也會影響學生整體的學習精神狀態。對此,班主任就要身體力行,主動關心班級的衛生,把課桌排整齊,撿掉地面上的廢紙。當班主任“做出樣子”時,有些做得不符合要求的學生,就會覺得“不好意思”,從而主動模仿教師,自然會做得更好。班主任是教育學生怎樣去做人的引導者,所以班主任本身就必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以人格感召學生,在言傳身教過程中使學生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受到約束,得以修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要建立獎罰分明的班級管理制度,以規范初中生的言行,引導其積極向上。班級管理制度盡量要細化,比如詳細記錄班級上課與課間時的秩序、班級好人好事等;設置節約箱、圖書角、專欄板報,將衛生值日制度化;對于打架、沉迷網吧、考試作弊等行為列入重大違紀,使班級管理工作有規可循;對于違反班級制度的學生,要以教育為主,批評為輔;對于遵守制度、刻苦學習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事實證明,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尤其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班主任要多加鼓勵,增加其信心和勇氣。
初中生的心理特點表現為不成熟,具有被動性和依賴性,初中生更需要友誼、獨立、理解、尊重和自我發展。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學生就會主觀認為自己不被理解,積極性受挫,對社會、成人產生懷疑,內心痛苦、焦慮,甚至走向極端,這是初中生叛逆期逆反心理最突出的表現。要改變這一狀況,班主任除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外,還要加強心理疏導,從多方面與其溝通,包容、理解初中生對一切事物質疑的個性特征,注重他們的實際心理需要,加強教育、多方位引導。通過談心、平等交流,建立師生友誼關系,把握學生思想動態,激發學生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同時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學生犯了錯誤,班主任在批評教育時要掌握分寸和方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毀了學生的自信心。要對錯誤本身進行客觀剖析,給予中肯的評價,不能進行個人情感的主觀發泄,而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主動改正錯誤。尤其對于問題學生,班主任更要關愛有加,與其進行心靈溝通,幫助其改正錯誤。同時,要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不斷發揚,讓學生時刻感受到集體的關懷和溫暖,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初中生努力學習固然重要,但學習做人更重要。為此,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要從點滴小事做起,不說臟話、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等,讓學生文明做事、禮貌待人。這樣對班主任管理班級、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著莫大的幫助,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為學生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愛是教育的根基。所以,教育學生要從“愛”做起,讓學生能感受到愛的存在,想學生之所想,發自內心地去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用真心去尊重、熱愛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搭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橋梁,使班主任和學生能很好地溝通、相互了解情況,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上和思想上接受班主任的教導、聽從班主任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