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娟
(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東峰鎮霞鎮小學 福建 建甌 353121)
現階段,推動快樂教學融于語文課堂是契合學生興趣、確保課堂更富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快樂教學本質便是以獲取快樂為導向,依托輕松的氛圍來引導學生融于語文課堂之中,從而對其思維加以發散,為強化其語文素養奠定基礎。教師應秉持“以生為主”原則,從多層面推動快樂教學的實施,下面便就相應實施策略展開探析。
1.1 內涵分析??鞓方虒W便是針對教學過程進行氛圍的營造,推動課堂氛圍向著舒適性、自由性和活動化轉變。該方式是以新課標相應要求、學生興趣為導向而實施的,教師可于課堂借助娛樂化、游戲化形式展開教學,促使學生融于快樂氛圍之中,對其價值觀、態度等進行正向引導。研究表明,若學生心理伴有壓抑感,其潛能僅可以發揮四分之一。如果其心理較為亢奮或者是較為愉悅,便可將潛力激發提升到四分之三。因此,推動快樂教學融于語文課堂,能夠對學生思維進行深度激發,為強化其語文素養夯實基礎。
推動快學教學融于小學語文的重要意義
從教學實踐層面來看,若學生心情相對輕松、愉悅,那么其不論是注意力還是記憶力均可得到激發。依靠快樂教學能夠對學生智力、思維等加以調動,激勵他們從“被動”向著“主動”追求真知轉變,為其知識理解、鞏固奠定基礎。此外,學生積極融于快樂課堂中,還會對其興趣、探知欲等加以調動,從而強化其創新能力。
2.1 從導入問題出發做到科學設計,有效開啟快樂學習??鞓方虒W具備較強的啟發性,推動快樂教學融于語文課堂需要從導入階段出發導入相應的啟發元素,從而對學生思維加以調動。從導入問題出發做到科學設計,可以推動語文課堂向著實效化發展,確保課堂節奏做到張弛有度。例如,對《一塊特別的石頭》進行講授時,文章主要介紹了李四光年幼時對于石頭存有疑問,并依靠多年研究終于搞清楚了石頭的由來。因此,針對教學導入進行設計時,便可設置如下疑問:大家是否愿意收藏石頭?你們見過什么樣的石頭?漂亮的還是形狀奇怪的?大家知道石頭如何形成?依靠此類問題進行問題導入,上述問題能夠對學生興趣加以有效調動,從而促使他們做到積極思考。教師便可以學生興趣為導向設計問題,同時把握契機將其引入到課文當中。待問題導入后,學生興趣變得愈加濃厚,從而更好地對李四光形象與文章內容加以把握,課堂也便更富實效性。
2.2 依靠拓展學習來對教學內涵加以豐富。快樂教學還能夠以學生思維為基礎予以拓展與擴散,語文教學需要教師設置契合學生認知的啟發問題。仍舊以《一塊特別的石頭》為例,除了引導學生了解李四光存有的積極探索和堅持不懈的品質以外,還能夠促使他們于課后對其他科學家相關事跡進行了解,從而對其差異與共同點加以把握,還可對文章背景、風格等的區別進行感悟。該類拓展閱讀與思考,能促使學生從更深層面來把握文章內容,從而強化他們對于社會、生活的多維認知。拓展問題通常需要依靠自主閱讀來實現,在發現、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展開交流。而快樂教學必須對學生具備的拓展性思維加以深層關注,依靠拓展問題來開啟其心智,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2.3 依靠情境創設推進課堂教學。情境創設是推動快樂教學融于小學語文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從文章內容出發展開情境創設,引導學生借助表演或者是演示等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感悟和品味,確保情景創設、語言訓練得到切實結合,從而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就文章情境進行有意設置或者是隨意性地抓取,從而讓學生們在無意當中有效利用語言。比如,某次課堂有麻雀突然進入教室,并且很難飛出去,此時學生眼光便早已集中在麻雀身上不斷地移動。此時筆者便可暫停講課,讓他們全神貫注地觀察麻雀動態。待麻雀飛出去后教師便可就麻雀如何飛入、飛出教室的內容讓學生描述,并讓其發表相應看法。此時那些即便不愿表達的學生便會存有積極發言的沖動,從而對其興趣加以有效調動,為增強學生表達力提供條件。
2.4 推動語文融入生活,做到寓教于樂。語文具備的工具性特點使其開放性得到彰顯,于語文課堂實施快樂教學能夠有效地對其學科特性進行把握,有效推動語文融于生活。因此,語文學習切忌僅局限于課堂,需要積極將課堂置于校園或者是自然當中。例如,對《春風吹》進行講授時,為了引導學生有效感悟春天,欣賞“春風吹、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這一描述。教師還可于春天帶領學生到自然中感悟春天,確保教學活動更富趣味性。教師可以學生實際為導向劃分小組,并帶領他們到植物園對各類花朵進行觀察,對蝴蝶形態、樹皮紋理和枝葉形狀等進行描繪。還可于植物園中做一些游戲,例如追逐蝴蝶或者是在草地上打滾等等,從而促使學生對春天氣息做到深刻感悟。推動語文有效融于生活,是確保語文課堂更富實效性、強化學生素養的重要途徑。
總之,小學語文若想緊跟課改趨勢、確保課堂更富趣味性必須積極推進快樂教學的開展。教師需要明確快樂教學的具體內涵及其實施伴有的重要意義,并從課堂導入、拓展學習、問題設計、情境創設等層面出發實施快樂教學,積極推動語文教學融于生活,為強化學生相應的語文素養、課堂效率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