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世耀
(廣西橫縣巒城完全中學 廣西 橫縣 530300)
體驗式教學是一種能讓學生理解本質、啟發思想、學習知識、增強能力的教學模式,在具體教學中會根據學生認知特點的不同來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并將課堂教學內容還原,由此不僅能夠讓學生從課堂學習中獲取知識、拓展眼界,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從中領悟到生命的真諦。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心理叛逆,而道德與法治對叛逆期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律認知有著較強的指導作用。為此,文章結合實際就怎樣優化初中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進行策略分析。
道德體現在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主要是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宣傳來對人的社會性自我、心理產生約束。法治是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強制性法律。法治和法律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相輔相成,成為約束和規范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是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目標,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存在盲目注重分數、忽視知識應用的問題,且生硬化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學習興趣較低。體驗式教學引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能夠有效打破傳統課程教學局限,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促進課程有效開展。
2.1 創設適宜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道德的評判標準來自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而法治具有強制性的特點,在具體教學中怎樣實現二者的結合成為教育人員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具體表現為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適宜的生活情境,并提出一些具有啟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起討論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挫折面前也從容”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殘疾夫婦艱難生活的視頻,了解殘疾夫婦怎樣用一雙手支撐起整個家庭。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能夠鼓舞學生積極生活的勇氣,引導學生樹立堅強的意志品質,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進入到學習狀態。
2.2 通過角色扮演增強學生學習的感同身受。愛玩是初中學生的天性,為此,在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結合課堂所學扮演一些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再現生活情境,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的學習情感體驗。比如在學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提高警惕,遠離危險”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一個學生扮演迷路的人,另外兩個學生扮演拐騙小孩的犯罪分子,再讓一一個學生扮演路人。在安排好角色之后教師設計出一些問題,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根據自己扮演的角色思考怎樣回答,怎樣做才能夠幫助迷路的學生保障自己的安全。通過體驗式角色扮演教學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危險就在身邊這個道理,激發了對這節課的學習興趣,強化了對提升警惕重要性的認識。
2.3 言語體驗式教學。言語體驗法包含辯論、討論、演講、座談等形式,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身體和心理處于一種不斷成長的狀態。對待社會上發生的事情,他們會表現出較強的好奇、積極、關注,對待事件也偏向于積極的發表自己的想法。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盡情的發表自己對事件的看法,并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學習來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新學校,新同學”的時候,教師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最近生活中有沒有遇到什么新鮮事?那么將近期的所見所聞和大家一起交流吧!”通過貼近實際生活問題的拋出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將課堂教學主體在真正意義上交由給學生。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身邊小事來作為課堂教學選題,比如怎樣處理好學習和休息的關系?怎樣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增強自己的學習體驗,提升道德與品質課堂教學成效。
綜上所述,將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打造一個活躍的課堂,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而且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綜合素養。為此,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從情境創設、角色扮演、言語討論等方面思考怎樣開展有效的初中道德與法治體驗式教學,旨在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