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仙夾中心小學 福建 永春 362600)
兩步應用題的學習是學生從簡單應用題向比較復雜應用題過渡的中間環節,其學習狀況直接影響今后的學習。所以,加強兩步應用題的教學十分重要。在多年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在兩步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增加一些變式題的訓練,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變式題,就是指通過改變應用題的敘述方法、重點詞語、條件或問題等,使應用題的結構,內容、數量關系等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分析、解答問題的思路、方法等的變化。
加強變式題的訓練,無論是從傳授知識的方面,還是從培養數學能力的方面,都是很有好處的:其一,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析數量關系的重要性;其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其三,幫助學生拓開思路發展思推;其四,有效地提高學生解答兩步應用題的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變式訓練,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例:學校舉行作業展覽。一年級展出15本,二年級展出的是一年級的2倍。兩個年級一共展出多少本?
不改變題意,本題條件還可這樣敘述:
(1)一年級展出15本,是二年級的一半。
(2)一年級展出15本,如果多展出1倍就和二年級一樣多。
(3)一年級展出15本,二年級比一年級多1倍。
……
通過這樣改變敘述方法的練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應用題中的名詞、概念和術語的理解,提高解題的技能技巧,還可拓寬學生的思路,促進思維的發展,從而提高分析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例:火柴廠二月份生產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了6500箱,兩個月共生產多少箱火柴?
變式題:(1)火柴廠二月份生產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到6500箱。兩個月共生產多少箱火柴?
(2)火柴廠二月份生產了6000箱火柴,三月份增加6500箱,兩個月相差多少箱火柴?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認識到關鍵詞語的重要性,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改變條件就是指問題不變,把直接條件與間接條件相互轉化。
例:白鴿有10只,灰鴿比白鴿多5只,一共有多少只鴿子?
分析它們的數量關系后,將直接條件和聞接條件改變為:
(1)灰鴿比白鴿多5只,灰鴿有15只。
(2)灰鴿減少5只和白鴿同樣多,灰鴿15只。
(3)灰鴿增加5只就是白鴿的2倍,灰鴿15只。
通過改變條件的練習,學生可以更熟練掌握轉化條件的分析思路,有效地提高解題能力。
改變問題就是條件不變,只改變應用題的問題:
例:一個織襪廠生產女襪1500雙,生產的童襪是女襪的3倍,生產的童襪比女襪多多少雙?
本題還可提出如下問題:
(1)生產的女襪比童襪少多少雙?
(2)生產的女襪比童襪少多少倍?
(3)一共生產多少雙襪子?
(4)女襪再生產多少雙就和童襪一樣多?
通過練習,可避免死背條件和問題固定模式的錯誤,從而更好地分析和解答應用題。
例:有兩棵桔樹,第一棵一年產桔102千克,比第二棵少產桔33千克。兩棵桔樹一共產桔多少千克?
變式題:(1)有兩棵桔樹共產237千克,第一棵桔102千克,第一棵比第二棵少產桔多少千克?
(2)有兩棵桔樹共產桔237千克,第一棵比第二棵少產桔33千克,第一棵產桔多少千克?
例:學校舉行作業展覽,一年級展出15本,二年級展出的是一年級的2倍,兩個年級一共展出多少本?
變式為:學校舉行作業展覽,二年級展出30本,是一年級的2倍,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展出多少本?(這里既改變了條件,又改變了問題。)又如:三年級有兩個課外活動小組,第一小組有12人,比第二小組少24人,兩個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變式為:三年級有兩個課外活動小組,第一小組有12人,第二小組比第一小組多24人,第二小組人數是第一小組的幾倍?(這里不僅改變了敘述方法,還改變了問題。)
以上幾種方法只是在方式上所做的變化,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變動應用題中的數據,變化它的情節等方面來訓練。
例:食堂原來有大米500千克,又買來4袋大米每袋100千克,食堂現在有大米多少千克?
變式為:食堂原來有大米500千克,運走了4袋,每袋100千克,食堂現在有大米多少千克?
實戰證明,利用上述多種方法進行變式題訓練,能夠達到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教學目的,從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來說,它是一種成效顯著的教學方法。
為了使變式題訓練在兩步應用題教學中能收到顯著的成效,以下三點應引起我們的注意。第一,要把握住練的時間,即應當在什么時候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我認為變式訓練的過程,是小學生對兩步應用題學習能力再提高的過程,因此,在小學生弄清了兩步應用題的結構,學會分析解答這類應用題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之后,進行變式訓練最為妥當。第二,“變”要和“講”緊密結合。在訓練過程中,不要只強調“變”而忽視“講”。“變式”訓練時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講解算理,就是講“變”的理,也就是進一步理解題意及題中的數量關系。所以只有做到“變”中有“講”、“講”中有“變”,“講”和“變”結合進行,互相促進,才能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第三,要注意“變”題的數量和質量。“變式題”訓練的成效,并不決定于“變題”數量的多少,而在于是符合一定的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在設計題目時,既要考慮本班學生的知識、智力水平,又要利于拓開學生的思路。必須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步步升高,題題深入。從一個基本題開始,每變化一個條件和問題,難度就應當向前加深一步。這樣,學生經過努力循序漸進,學起來才能感到興趣無窮,但是要求又不能太高,否則,就會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其學習積極性。因此,做好兩步應用題的變式訓練,在變時,要注意一定的數量,又要注意一定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