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華
(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七方鎮初級中學 湖北 棗陽 441200)
由思想品德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后,課本不僅僅是從名字上發生了變化,在內容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對于依法治國、依法辦事等制度的了解和法律至上,制約、保障權利等價值和精神的學習。更注重塑造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過程中法律思維以及學生用法的習慣。從這一角度來講,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更需要學生的興趣的發揮來促使學生法治思維的內化,并且最終形成一種生活方式。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的前提就是學生在意識上感受到所學習的知識在生活中有使用性,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前提是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需求性。而對于需求性的認識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設定一定的生活化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一定氛圍下將知識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也應該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而不是僅僅讓學生作為一個被動的知識的接收者,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深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知識增長的同時也能極大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在教學中設定生活化的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計劃,設定一個生活教育學習的環境,在生活中不斷的滲透學生所要學習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對生活認知的情況下對知識進行理解,從而更好的吸收加深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
比如:在講述到八年級上冊的遵守社會規則這一章節的知識時,如果教師只是教育學生要在如何遵守社會規則、社會生活秩序包括哪些方面等理論性的知識,學生由于長時間接受知識,就會處在厭煩和失去興趣的狀態,所以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設定生活化的學習的氛圍。例如,在吃飯時,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注意排隊的禮貌,然而學生并不會知道排隊的原因,這時教師再向學生解釋為什么需要在公共場所排隊。教師還可以故意在某些同學前面安排幾個插隊的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別人插隊時自己心理的變化,以此來教育學生并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不能插隊。通過這樣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自己參與下學習相應的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更讓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能夠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更能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建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首先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能夠給學生大膽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進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教師在教學形式上應該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出主體性,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大意義。
2.1 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見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占據主體的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只有能夠表達自己,才會不斷的被激發出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越來越自信,對學習才會有更大的興趣。
比如:在講解如何應用有效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時,教師可以將需要講解的案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提出的多種答案,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這時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獨立的思考在過程中的不足,逐漸的將這種滿足感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進而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
2.2 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鍛煉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探究的過程,而探究就需要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學生在相互交流中能夠發生很多的思維碰撞,通過交流問題不僅能夠得到解決,對學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這種良性的競爭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得積極。在積極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才能有更多的興趣。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想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恢復課堂的主體地位,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不斷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的知識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