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艷
(湖南省衡陽市船山英文學校 湖南 衡陽 421000)
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作者就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提出了一些策略。
班主任管理之中,制度的確立及其維護是班主任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建立科學有效的制度,并將這些制度維護下去,才能真正達到規范學生日常行為,提升他們的道德品質的目的。而在制度的確立和維護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夠促使他們正確的理解和遵守制度,還能使他們形成一定的規范意識,為他們以后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一次制定班級制度的主題班會上,我讓學生自行寫出他們認為應該規范的幾種行為,以及規范這種行為應該制定的制度,待學生們都交上來之后,我將學生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將學生們提出的最多的10種行為,一一列舉到了黑板上,讓學生們進行積極的討論,最初的時候,大家都沒有問題,但是直到討論到早上上課10分鐘之前是否應該安靜地進行默讀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們分成了兩中截然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課前安靜地進行預習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有的則認為課前時間做什么是自己的自由,自己愿意和學生討論問題就討論問題,愿意肆意聊天就聊天,這是自己的自由,別人無權進行干涉。兩方爭執不下,各有道理。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制止了大家繼續討論,接著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正在和你的朋友談話,忽然有一個強行介入你們之間,你們會怎么樣?”“我會很討厭他!”學生們紛紛回答到。“那么,別人正在安靜地看書,你們強行的進行討論和介入,你們覺得他會怎么看待你們?”聽到我的話,學生們都低下了頭,不再說話,看到學生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我帶領著他們開始了繼續的討論。
一個班級的班風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這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整體素質,如果班風較好,學生們團結友善,態度積極向上,那么學生的素質也就相對較高,班主任的管理壓力較小,學生們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效果也會好,但是,如果整個班級的風氣不好,那么自然就會滋生出各種問題,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注重班級班風的塑造,并在其中滲透德育教育,這樣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另一方面還能解決班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促進學生優良品質的形成。
例如在一次整治班風的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在使用完班里的各種書籍或者工具之后,就任由其擺在園地,而不進行主動地收拾和歸位,面對這樣的情況,我特意就這個問題進行召開了班會,讓大家集體討論:這些教具和集體物品到底該誰管,如何去管。最初的時候學生們認為誰使用了誰就應該管理,其他的人沒有責任和義務進行管理,之后在我的積極引導下,他們開始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自覺樹立了集體事物集體管的意識,將這個不良的風氣改正了過來。
除了進行日常的學習之外,初中生由于正處在身心發展的全面階段,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的處理這些問題,勢必會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因此,教師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德育教育,讓他們在不自覺中受到教育,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他們優良道德品質的形成。
如在偶然一次和學生的聊天中,我發現班級里的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父母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偏見。看到這樣的情況,我組織開展了“誰應該了解誰?”主題班會,在班會中我讓學生自行寫下10個問題,如自己的愛好,自己喜歡的書籍等等,然后將這些問題拿給父母讓父母進行完成,接著同樣的10個問題,讓學生填寫關于父母的答案,結果10個問題中,家長基本上都能答對學生的問題,但是學生對于家長的問題卻無一人答對。看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們慢慢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逐漸開始變得懂事起來。
總而言之,在班級管理中,教師要時刻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他們優良品質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