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春霞 浙江省諸暨市海亮實驗中學
教學方法改革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改革灌輸式、過分偏重講授的教學方法,積極實踐有效教學策略,因此消除固有觀念是在學校開展橄欖球的前提。
橄欖球運動體現了體育的本質,盡管目前高中體育對橄欖球實施教學的學校不多。筆者認為,體育教學不能禁錮于常規范圍內,既要體現體育教學的本質,又要能激發高中生熱愛體育課的熱情,實現有效教學策略。因此,通過創新開展高中橄欖球教學十分必要。
近年來隨著對體育本質的思考逐漸深入,人們逐漸開始通過哲學的視角審視體育的問題,以期尋找到體育的規律。當前教育正在不斷總結教育體制、教師素養、教學方法。橄欖球教學規律包含在體育教學規律中,即技能發展和身體健康促進方面的教學規律,通過橄欖球教學研究新的體育教學方法,是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質健康的有效途徑。
由于橄欖球運動是許多城市高中現行體育項目中屬于尚未開展的項目內容和課程設計,各校的老師不管是訓練技術和科研技術都處于低下的初級發展階段。教師近年加大了對其理論和起源、現狀與發展、技教學訓練方面的文獻的研究,以確保及時了解科學的運動訓練計劃。
正規的橄欖球運動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強調身體對抗,但觸式橄欖球運動最早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澳大利亞,是英式橄欖球運動的一種簡易形式,學生通過相對系統的培訓,基本掌握了其運動項目的規則與戰術,在運動的過程中達到了健身和樂趣的目的。該運動要求參與學生具備快速跑能力、戰術配合、耐力等一系列的運動能力。
簡易化的觸式橄欖球運動,只要求學生掌握傳、接球技術和持球跑技術即可,成為容易上手,較短時間內就可以上場參加比賽的球類運動。簡單易學,容易找到運動技術學習和運動樂趣體驗的平衡點,避免了將教師和學生置于大量運動技術練習的境地,可以使體育課堂回歸活躍,形成歡愉的課堂氛圍。但就目前狀況而言,橄欖球在高中學校中開展的并不多,沒有直接可用的教學大綱、教案和評價目標,根據當前形勢把觸碰式橄欖球作為高中體育教學的突破口,結合高中教學中一直倡導的項目教學法,開發適合高中生易于學習和掌握的橄欖球校本課程,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首先,普及橄欖球運動的常識。橄欖球運動要求有勇氣、有團隊意識,敢于挑戰。還能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敏性、協調性和速度體能,其次,說明對參與者的要求。橄欖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全速去奔跑要用心去傳球,很靈巧的進行躲閃,與隊友同心協力、密切合作等過程,通過參與該項運動能全面不僅提高人體的力量、速度、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而且能夠激發學生心靈上的積極向上天性。
體育教學方法的層次由上位層次“教學策略”、中位層次“教學方法”和下位層次“教學手段”三個層次構成,首先,可以將教學目標層次化,量身定做,量體裁衣,教學目標的制定要依據橄欖球教學大綱,準確地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其次,教學內容層次化,按學生層次特點分層,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差異化訓練,除基本掌握橄欖球運動的大綱的內容外,學會運用戰術的能力則屬于提升的教學內容。例如,筆者在“學習橄欖球傳接球技術”這節內容時,采用教師演示法、學生分組練習法、游戲法教學等流程。最后,橄欖球體育課程教學課堂以及實踐過程中,將知識層次化,并針對學生層次組織橄欖球教學顯得十分重要,也是真正實現分層次教學的必要途徑。
采用探究式教學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運動體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根據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原理,結合觸式橄欖球課程特點建構而成的。以“學習橄欖球傳接球技術”為例,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創編橄欖球接力賽跑的游戲活動,將學生分組進行練習一段時間后收集問題,針對問題隨時糾正錯誤動作。在運動技能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精心創編的能引導學生探究技術動作,使學生在游戲中進入問題情境,發現技術概念和戰術要領,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建構知識。
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在東西方兩種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影響和交融下的中國高中青少年體育運動呈豐富發展的態勢,把有效教學的理念深入到校本特色的橄欖球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敢于挑戰、勇于攬球,是筆者創新高中橄欖球教學課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