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
(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學校 河南 澠池 472400)
在初中數學課中增加數學活動課是符合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的,它不僅可以增加數學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長期學習數學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真正掌握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然而,由于教師、學校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當下初中數學活動課在開展和實施的時候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也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之一。針對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三條對策,以供分析和參考。
1.1 形式單一,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初中數學活動課的形式存在單一的問題,教師往往難以設計出有吸引力的活動來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現在常見的活動形式為情境練習,讓學生在教師設定的虛擬環境中完成與教學相關的任務活動,但是真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臨時的變化,學生經常在特定的情景中練習,會很難掌握靈活應對在實際生活中出現各種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目前,數學活動課形式單調,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1.2 活動素材單調,缺乏新意。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還不太完善,對教師教學能力和知識儲備的要求遠遠高于對數學素養的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教師難以最大限度的發散思維,想出與教學相關的、豐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動素材。新意的缺乏使得學生難以長久地對數學產生興趣。
1.3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有限。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數學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學校在安排數學活動課的時間時難免會出現不充足的問題。比如一個學期僅僅安排一到兩次的時間去完成所有的訓練,這樣不僅不利于發揮活動課的價值,在短時間內完成大任務量的訓練也很有可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造成既浪費了教學時間,又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不良后果。此外,數學活動課的空間多集中在教室、學校,但是教室和學校有時并不能給學生提供真實的生活案例,因此,學生也難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長此以往,學生將不再對活動課抱有新的想法和很高期待。
2.1 拓展活動形式,增加活動課的趣味性。開展數學活動,不僅僅是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還是學生自主創造的過程。在活動課中學生可以自主創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因此,活動課的活動形式是增加課堂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關鍵。這就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拓展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除了當下經常使用的情景練習模式,小組活動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活動方式,將學生有層次地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中選定一個負責人,來安排主要任務和維持秩序。使用這種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講授與“統計”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將主要任務布置下去,如“統計的方法有哪些”“統計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并用折線圖和餅狀圖表示出來”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完成練習,完成之后每個小組輪流展示成果。
2.2 大膽發散思維,積極開發活動課素材。數學活動課的素材是順利、高效開展活動教學的關鍵,學生可以在生動、有趣的數學素材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并不斷提高思考能力。要想挑選出好的活動課素材,就需要老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數學素養,積極實踐,從現實生活中為學生挑選合適的、具有新意和操作價值的素材。此外,教師在確定活動課教材時,還要注意量的大小。一節活動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在設定某一定主題的前提下進行活動訓練,讓學生帶有目的性地去完成活動。
例如,教師在講授與正方體相關的知識時,可以給學生提供日常可以接觸到的物品,也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與正方體有關的物品帶到學校來,在給學生展示的同時完成對它的測量;也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去實際生活中測量自己感興趣的五件物品,完成之后給其他學生展示和介紹。
2.3 科學、合理地安排活動課的空間和時間。活動課的時間是寶貴的,空間也是值得數學老師去大膽探索的。首先,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要注意時間的把握,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既定練習,指導學生合理分配活動時間也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從空間角度來看,學校開展活動的場地往往是教室,但是教室能提供的場地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運用教室以外的場地,如操場、小商店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實際生活中,如市場等,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去運用數學知識,也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數學知識的重要性,為日后進一步學好數學打好基礎。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效果不僅需要初中數學老師的努力,還需要學校和學生的支持和配合。教師從自身出發,合理挑選素材,開發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富有新意的活動內容,拓展活動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要合理安排活動課的空間和時間,高效完成數學活動。學校和學生也要積極配合老師的安排,提出寶貴意見,從而真正實現數學活動課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