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平
(江西省婺源縣太白鎮中心小學 江西 婺源 333200)
數學學科偏重邏輯性和計算性,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內容的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動力。
1.1 全面教學,目的明確,在新的課程理念下,相關教育教學研究對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情景教學的創建設計需要來源于生活,天馬行空的創意不僅不能在教學中引入課本內容,還容易使學生在課堂上分心,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采用“一對多”的單人講解式,學生是知識的受體。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被動學習,教師也難以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但是,通過情景課堂的創設,不僅增加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師生都納入課堂教學中來,有效實現了教學的全面化和統一化。同時,情景教學的創設模式多種多樣,總體呈現的是形式變、主題不變,也就是情景模式根據課程內容要求設定,教學目的明確性強。
1.2 鼓勵合作,創新思維。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主要是一些數學基本概念和公式的認識與運用,重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解題方法。但是,數學教學不應該是“唯書”或“唯師”,只通過教師講、學生練的方式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有效的教學是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特點和思維習慣提煉適合自己的解題經驗和解題技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創設課堂情景將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和場景納入教學體中,能夠啟發學生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情景課堂的創建設立一般需要學生以小組成員的形式參與進來,對同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學生在相互之間的交流、互動中,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培養自己與人合作、溝通的能力,增強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2.1 實物教學。情景課堂的創設主要是根據具體的課程任務和課程要求,在符合學生心理接受的基礎上進行場景設計,將現實中場景、事件與物體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真實、形象的課堂還原情境中更好地接受和吸收知識。例如,小學一年級數學課本中要求學習“加減法”。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對數字的概念比較模糊,對于加減法的概念更是難以掌握。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實物演示,比如拿出10顆豆子,給某個學生5顆,然后讓學生算算自己還有幾顆。之后,再從這位學生那里拿回2顆豆子,再讓學生算算自己還有幾顆豆子。學生根據教師豆子直觀的增減下,更加形象地了解加減概念就是對事物增多、變少情況的描述。當學生對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再引導學生用手指頭、鉛筆、本子等實物模擬計算簡單的數學加減題,具體化數學運算的概念。
2.2 表演教學。表演教學就是在課堂上直接根據課本內容設計、模擬一定的場景,讓學生以表演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其中,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鮮元素。例如,小學三年級數學有關“元、角、分與小數”的內容,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生活中自己買文具、買零食的場景,直接運用真實貨幣模擬交易,學生在買賣表演中需要對錢幣基本單位元、角、分進行換算和計算。比如學生手上有5元,買一個本子2元5角,就需要先理清元、角的換算關系才能實現加減、兌換。這種情景設計實際上就是一種動態教學,將課本內容加上生活元素,整合加工后交由學生表演、展現出來。學生對這種新穎、輕松的課堂學習有很高的參與熱情。
2.3 故事延伸。小學生接觸數學的時間不長,多是簡單的數字計算,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用一些延伸性的數學故事拓展學生視野,增加課外知識。這種故事延伸可以用情景表演,也可以用現代多媒體技術以短片、視頻的形式表現出來。例如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中有一個內容是“認識更大的數”,其中提到“近似數”和“從結繩記數說起”。關于“結繩記數”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動畫短視頻,講述的主要故事內容就是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在還沒有發明數字,但是需要對每天收獲的獵物進行登記,于是就在繩子上打一個結,一個結代表一個獵物。演變至今,就是現代數學計數的產生。因此,數學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講解這個小故事,就能拓展延伸“認識數”和“運用數”的學科意義與生活意義。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展現則更加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2.4 培養動手能力。數學原理都來源于實踐經驗,小學生在學習數學之初,沒有數學實驗的概念,教師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學生對課本上提到的數學理念和數學定律提出質疑。情景教學法中在教學課堂上創設情景就是以靈活實驗的方式揭示數學原理。例如,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中關于“圓”的章節,涵蓋了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定律,如圓半徑與直徑的關系、直徑與圓周長的關系。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要求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再用細線繞圓一周量出周長,用這個周長值除以圓直徑,看看是否約等于3.14,即圓周率。這種實驗教學法也是數學情景課堂創設的一種,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將數學概念切割,在實際中檢驗和推理。學生學會動手操作實驗,一方面驗證了書本知識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也提升了的動手能力。數學思維的培養有多種方法,數學教學過程中也有許多可操作的實驗,創建情景課堂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加深概念理解。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情景課堂的構建,旨在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注入更多生動元素,提高學生課堂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情景課堂的創設手法具有多種方式,教師需要在一定的教學要求下,總結經驗、大膽創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