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珅 劉 洋
(吉林省農安縣哈拉海鎮中心小學 吉林 長春 130200)
由于傳統課堂的不足和約束,許多學校都采用網絡平臺來進行信息技術課的學習。條件好的學校,可以給每個班都配備上網的電腦,網絡成了真正學習的幫手。以下是筆者給學生在網絡環境下上的信息技術課——用word制作賀卡的教學方法。
1.1 先讓同學們登陸學校班級網站,欣賞老師提前連接好的用word制作的各種漂亮的賀卡,引起學生的興趣。
1.2 用任務驅動法將本節課的任務寫在黑板上,包括基本任務和擴展任務。基本任務:制作一張圣誕賀卡,要求有標題、圖片。擴展任務:在圖片上添加文字及文字效果,給賀卡添加邊框等。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基本任務,有能力的嘗試擴展任務。
1.3 讓同學們登陸學校班級網站,找到《用word制作賀卡》,學習簡單的賀卡制作。
1.4 將學生分成五組。
1.5 讓學生根據制作方法進行操作練習,遇到問題先一組為單位進行解決。解決不了的舉手向老師求助。先完成的組或完成的人員最多的組受到表揚。
1.6 作品評價。學生可以通過自薦和他薦的方法,將自己的作品展示,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最后老師點評。
1.7 全班一起將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自己的建議發到班級網站,進行交流學習。授課效果:帶動了學生們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都完成了不同程度的作品。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勇敢、大膽、自主、誠實、執著的精神,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
現如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社會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筆者發覺有的同學能夠上網瀏覽信息,有的會word等簡單操作,更多同學會一些游戲,也有少數同學從未接觸過計算機。對學生實際有了大致了解,因此筆者開始研究教材,調整教學順序。例如:在學習Word表格制作時,增加行列插入,表格合并、拆分以及單元格的合并拆分,表格的刪除等知識點;講文件復制時,增加了運用“拖拽法”實現文件復制這一知識點,這樣拓寬了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激發了興趣。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不能照搬書上的內容,要根據學生層次差別、興趣愛好靈活進行教學設計,分層教學,做到有創造性地“傳道、授業、解惑”。
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應以模仿性學習為主,讓學生從模仿中慢慢找出規律。對于善于主動學習的學生給其提出教學任務后,應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教師并不告訴學生完成任務的方法,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以其在原有知識水平上的進步和提高大小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基準,這是進行分層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層教學法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創設情境,給學生提出任務,驅動學生積極尋找、搜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掌握知識的學習,增強協同工作能力。
學習知識是為了應用,知識在應用的過程中才能轉化為能力:這才是信息技術所追求的目標。“實踐出真知”,我們要注意講解和實踐的關系處理,一節課用15分種講解,剩下20分鐘學生練習。在練習的時候,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任務,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現,使他們在實踐中構建自己知識體系。任務驅動不僅僅運用于上機練習,同樣在課堂教學中,也不可忽視。例如:將辦班報、設計課程表作為學習word2003的教學任務;將制作學生成績表作為學習Excel的教學任務;有了任務,就可以成立興趣小組,加強合作性學習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首先對信息技術課有了興趣,充滿好奇心,就會主動的探究它,想方設法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學生對計算機有了興趣,解決了“為什么”之后,就會想要去“怎么做”。通過教師的課堂簡單演示分析,學生自己就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尋求答案。看到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學生當然就會有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促使下次上機時投入更大的熱情。
總之,在網絡環境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現今信息技術教育的優越性,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地去發揮、去探索,把這種教學模式發揚光大,培養出更多的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