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若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教育和體育局教育教學研究室 河北 保定 071000)
1.1 求實——扎實嚴謹,聯系實際。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切實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規律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在具體教學中,要搞清生物要領的形成過程,講清生物概念的定義、含義及特性等,有時要通過舉例、作圖等手段讓學生加深對抽象生物要領的理解。對生物規律的講解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歸納等思維活動得出結論,同時要講清生物規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及生物規律中各生物量之間的關系,必要時對其相關的概念規律要加以比較區別,消除學生對生物概念規律的模糊感。
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課堂講授中,教師應盡量列舉大量的生活、生產中的實例,向學生介紹現代科技知識,這樣可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課堂演示實驗教學,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2 求活——方法科學、靈活多變。教師在課堂講授中,應根據課程結構設置內容特點、課型特征以及學生的實際和教學環境,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解決生物問題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做到一題多思,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多題一解,教師應當有目的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訓練。
1.3 求新——轉變觀念,創新教育?!扒髮?、求活、求新”三原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有機的統一體。二者相輔相承,層層遞進,求實是基礎,求活是關鍵,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備扎實嚴謹的基礎知識,才能轉變成靈活的思維方法,最終表現出獨特的創新能力。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落后于時代,更加無法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在當前的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或者掛圖、模型、標本、實物等手段,將復雜抽象的生物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可以一直處在愉悅的學習狀態中,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還可以突破教學難點,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大大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傳統的生物課堂上,不論學生的知識背景、智商、情感等因素是否相同,教師總是喜歡使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實踐表明,在這樣的課堂上根本無法實現因材施教,更不要提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差異,從而在這一基礎上實行分層教學。這不僅是對學生差異的最大尊重,更是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的重要方式。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從而實現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反饋練習是檢驗本堂課內容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不及時鞏固所學,那么課堂教學將會成為一場無用功。為改變這一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地進行一些課堂練習,做到講練結合,這樣就能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后教師可根據課堂反饋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課堂知識,提升教學效率。
艾濱浩斯的記憶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過程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先快后慢。對于生物教學而言,由于一些知識點比較瑣碎,學生往往遺忘得更快,甚至產生混淆記憶。為此,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創編一些記憶口訣,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生物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采用這一方法時,必須建立在學生對知識真正理解的基礎之上,否則學生一味地死記硬背,同樣無法真正提高學習效果。
教育實踐表明,如果教師在小結時能夠以精煉的語言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那么必然會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教師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小結:第一,歸納總結法。新授內容結束后,教師可將課堂教學內容有條理地、簡明扼要地歸納出來。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又能點明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有所側重。第二,首尾呼應法。生物課堂教學應做到首尾銜接自然、前后呼應有序,從而使本堂課尾與下節課首進行完美的銜接與呼應。第三,設置懸念法。教師要仔細分析上下兩節課間的聯系,在課堂結尾處提出能夠啟發學生思維的問題,造成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為下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我們相信,只要做到了以上幾點,就一定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作為生物教師,我們應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從而有效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