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燕
(貴州省赤水市旺隆鎮幼兒園 貴州 赤水 564703)
幼兒園將如何開展益智游戲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引導幼兒通過擺弄、探索發現了解棋類的玩法后進行棋與拼圖的制作活動。其次對益智區投放原生態材料讓幼兒運用已習得的知識和經驗探索、感知、理解進行平面、立體及混合拼擺、拼插活動。從而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提高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規則意識等讓其在輕松、愉悅的拼擺游戲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在大班益智類區域活動中,我們設置了拼圖游戲和棋類游戲。首先引導幼兒通過擺弄、探索發現了解棋類的玩法后指導進行棋與拼圖的制作活動。由于在制作活動中涉及科學、健康、社會等領域的知識(職業、愛護小動物、交通規則以及如何保護牙齒、眼睛等),從而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習得知識。其次對益智區投放原生態材料,例如:彩色圖形塊、多米諾骨牌、各種插板、桌面玩具,夾子、酸奶盒瓶、牙簽、紙杯、報紙、掛歷紙等,讓幼兒運用已習得的知識和經驗探索、感知、理解進行平面、立體及混合拼擺、拼插活動。最后通過“奇思妙想大比拼”(邏輯推理活動)、“智慧城堡”(數學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幼兒整合知識動手操作感受成功感。
第一階段:說拼擺、玩拼擺,進行平面拼擺游戲。
在本階段中讓幼兒先了解拼擺游戲——了解拼擺游戲的材料和拼擺方法——幼兒嘗試平面拼擺。
孩子們在初步嘗試圖形塊平面拼擺,通過拼擺活動讓幼兒學習了分類統計、理解了數、形、空間等概念。第二階段:立體拼擺、拼插。
自主選擇拼圖游戲——按圖進行拼擺——幼兒自主拼擺。
從看圖拼擺到自主創新拼擺,以難易程度為梯度,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運用已有經驗和創新相結合進行拼擺并用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通過游戲孩子們對拼擺材料的運用有了選擇性,并能大膽的去嘗試運用各種材料進行不同的拼擺活動。
第三階段:混合拼擺,平面和立體拼擺。
運用兩種以上材料進行拼擺——合作拼擺——平面與立體結合——用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益智區域活動讓孩子們發生了變化,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3.1 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會了學習。例如:紙張搭建中,幼兒首先考慮搭什么、每層要選擇什么樣的紙(掛歷紙、報紙、白板紙、瓦楞紙等)其次怎樣卷紙筒(考慮每層的重量、穩定度、紙筒的承重等)最后合作搭建。又例如:撲克牌拼擺:如何把撲克牌拼起來(玫瑰花),借助其它物品使撲克牌搭高(不同物質穿插)。在嘗試探索中總結遷移概括出,必須穩固根基,才能把高樓蓋起的原理。
3.2 活動讓孩子的學習有了堅持性,培養了幼兒的注意力。豐富多彩的益智游戲,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注意力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意注意力,一種是無意注意力。而益智類游戲有利于發展兒童的有意注意力。在拼擺游戲中,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勇于嘗試,激發了他們濃厚的求知欲,激勵他們堅持不懈的去參與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幼兒的注意力得到了提高。
3.3 學會了互幫互助,社會交往能力得到發展。益智類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對幼兒協作能力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們在活動中,一起參與,互相合作,提高了交往能力,為以后孩子進入社會的社交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4 相互影響,增強了學習的氛圍,促進幼兒創造力、思維能力的發展。轉動魔方可鍛煉幼兒手指的靈活度,在手和大腦協調配合的過程中實現對幼兒智力的開發,同時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不斷挑戰自我。韓家瑞小朋友轉魔方是班里的佼佼者,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很快可以轉好六面,這激發了其他小朋友的學習興趣,只要有時間就會有很多小朋友圍在他的周圍向他學習、交流經驗,這種自發的學習讓孩子的學習氛圍異常融洽,相當和諧,并促進了幼兒創造力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3.5 在解決問題、分享中使幼兒語言得到了發展。益智游戲是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特殊手段。益智類區域活動讓孩子們真正實現了學習即生活,生活即學習的愿望。在益智區拼擺游戲中孩子們時而自言自語,時而討論不停,總是一邊拼擺,一邊不停地交流。每每拼擺游戲結束后為了完美講述自己的作品,他們總會歸納、總結選擇更多的優美詞句來講述,不知不覺中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3.6 益智類游戲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在小學學習生活中孩子自制能力的強弱對于學習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而益智類游戲,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如棋類游戲中,孩子必須學習規則,才能更好的與其他小朋友進行游戲。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沒有人愿意和你一起進行游戲。
益智區拼擺游戲讓每個大班幼兒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他不僅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獨立能力、社會競爭力和規則意識等,同時也為幼兒教學提供高效率的有效途徑。值得關注的是,幼兒益智游戲已經不僅限于現實生活中的游戲,網絡游戲也越來越多,教學中恰當的運用,可以更好的實現幼兒教育。作為幼兒教師需要深入發掘益智類游戲在幼兒活動的運用,更好的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