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馨
(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近年來核心素養詞匯已經逐漸地成為了高中教學中的熱點詞匯,《普通高中英語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明確提出了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而高考考試大綱中更是出現了:“試題中將體現以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綱,體現出英語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交際性和思想性等。”由此可見,英語學科素養已經成為高考考試的重中之重,在進行英語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的以核心素養為引導,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的發展。
語言能力又稱為語言運用能力,是學生在一定的實際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的英語能力,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的進行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會認清自身在課堂生教學角色的轉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自身定位在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上。然后,筆者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教學,根據教學內容或者實際生活給出一個寫作主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筆者會稍加引導,讓學生能夠了解到英語作文的主要構成。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的語言反應能力得到提升,還能夠讓學生在互相討論的時候碰撞思維的火花,讓學生自由的組織語言,促進學生的語言使用。并且,筆者還會為每個小組分配英語話劇的表演項目,讓小組進行排練然后在課堂上展示,這樣的過程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任何脫離文化的語言是沒有靈魂的,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大部分學生依舊沒有養成正確的英語語言文化習慣,仍舊將漢語的文化習慣應用到英語之上,這就會導致學生的作文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中式英語”。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對于語言文化知識了解的不夠深入。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的掌握,豐富文化知識的教學,促進學生的文化品格的建立。
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注重對于學生英語文化知識的熏陶,比如筆者會借助多媒體播放視頻讓學生進行觀看,讓學生了解到西方國家的英語口語表達習慣以及相應的風俗習慣。并且,筆者還會借助英語報紙、英語書刊等讓學生進行閱讀,每周筆者都會讓學生寫出一篇英語圖書的閱讀周記,日積月累的促進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的感知。筆者在日常小組討論的時候還會時常加入一些類似于“你知道中西方高中生活的不同嗎?”“哪個西方節日是你最感興趣的?”這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
英語寫作中語法的錯誤對于作文得分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思維品質為引領,促進學生的英語語法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在寫作過程中逐漸的增加自己的語法能力。
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通過“語法卡”這種形式,將每一種語法都寫在一張卡片上,然后讓每個學生進行抽取,抽到之后筆者會讓其在寫作的時候注重對于這類語法的應用,通過這樣的形式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良好的掌握相關的語法進行寫作。并且,筆者還會鼓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真正的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的同時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
英語寫作對于學生的英語能力是一個綜合的考察,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教學引導,促進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驅動學生的內在主動性進行學習。
例如,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每月舉行一次“英語電影鑒賞會”,會通過播放去字幕的英語原聲電影讓學生進行觀看,然后讓學生寫出“觀后感”等。這樣不僅僅為學生營造出了一個良好的英語語言氛圍,更是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英語學習。英語就像是一門技能一樣,在學生掌握并且使用之后,會產生相應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驅動學生一直主動積極的進行學習。并且,筆者還會通過英語閱讀和寫作兩者之間的結合,讓學生形成自己的“生詞本”,增加學生的詞匯積累。鼓勵學生搜集一些有哲理的英語句子,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進行應用,讓英語哲理句子成為學生作文的閃光點。
就近年來的高考考試趨勢來看,英語作文已經逐漸地趨向于開放性寫作,但是這對于學生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的探索出英語作文教學的新路徑,真正的讓學生在核心素養的指引下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