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仁
(寧夏中衛市第四小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了目前的課堂教學我們要重視培養學生動手實踐,通過合作探究和交流實現學生的數學學習。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我們的數學課堂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培養,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伴隨著核心素養的不斷深化,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逐漸的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中得到了普及,在探究式課堂中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水平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相應的學習,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實踐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那么教師應該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創造一些新穎的、有趣的、充滿了挑戰性和讓人樂于思考的情境,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有效的激起學生進行探究的欲望。學生有了這樣一種探究的欲望,才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有效的在探究式學習中提升數學素養。那么教師進行情境創設的方式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可以通過故事的形式展開數學知識,總之教師需要注意變換形式,讓學生始終對探究學習保持新鮮感。
例如我們在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小數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模擬一個買東西的情境,讓學生來認識生活中的小數,進而引發學生進行問題的探究,那么在一個真實的買賣場景的環境中,學生更愿意進行接下來的任務的探究活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欲望。比如我們再買菜稱重時,菜的重量不可能是剛剛好的整斤數,這時候就會出現我們提到的小數的內容。又比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制作活動日歷》時,本身這一課就是一節活動課程,教師可以利用這一課展開學生的實踐探究,教師可以將日歷帶入到課堂中,通過真實道具給學生一種直觀的體驗。
我們要想真正的發揮出探究式學習的作用,我們應該保證給到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探究。學生只有在一個相對寬松和民主的環境下才能夠打開自己的思路,樂于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為此我們的數學課堂應該是足夠平等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新,學生之間應該有平等對話和交流的機會。這樣才能夠營造出一個活潑的課堂環境。
例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這一部分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觀察地圖中某個地點的位置和方向,讓學生進行判斷,然后帶著這樣一個課下探究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堂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關的討論。比如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某個地點的位置在我們學校的什么方向,然后讓學生暢所欲言,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時間,或者是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進行實際的操作。幫助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又比如在學習年月日時,教師首先提出了年與日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正確的表示時間?這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列舉一些重要的節日,讓學生來進行年月日之間的概念的理解,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好的掌握彼此之間的關系,甚至我們還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自己預設一個問題,然后自主探究本組預設出來的問題,讓學生全過程接觸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核心素養。
我們雖然讓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但是這種學習并不是盲目性的。我們學生的探究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一些正確的探究的步驟和策略,讓學生在正確方法的指引下有效的進行探究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出探究的功能。比如在我們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下冊《面積》時,該章節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的面積單位,能夠對大小不同的物體的面積單位作出準確的判斷。那么在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借助于觀察和實踐,對不同物體的面積進行猜想,找到準確的單位表示。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問題的探究是需要依靠思考、觀察和一些假設來得出結論的,那么學生在今后的探究中也會沿用這樣的一套方法和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究力。
總之,在核心素養貫穿于各個學科教學的今天,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方式讓其重現綻放它的魅力。探究式學習模式符合核心素養的基本要求,它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但是關于探究式學習模式在數學課堂中的具體策略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