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遠雄
(四川省儀隴縣瓦子鎮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00)
生物科學是在近代自然科學中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生物科學技術的突破對人類的生存、人民健康、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面臨生物技術新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普遍重視中學生物學教育。我國中學生物學教育也得到了加強,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生物學課時安排較少,教師的專業性不強,教師對教學的側重點不在生物學科,學生、家長甚至學校對生物教學不重視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間接地對人的素養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而在農村,中學生物學的教學現狀更是令人擔憂。
據我所知,本地區早些年很多學校沒有專業的生物教師。有的學校即使有專業的生物學教師,但歷來受“生物學科是豆芽學科”思想的影響,他們幾乎被安排或為了評職晉升而主動要求上所謂的主科學科,兼職上生物學,所以側重點必然會放在“主科”上。而大多數沒有專業生物教師的學校,生物學科則完全由外行的教師兼職任教。在許多人的意識中,任何一位教師都能擔任生物學的教學。豈料,生物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非專業教師教學時大多時候是照本宣科。如果每一位生物教師都這樣教學,那么生物學教學的任務能很好完成嗎?學生所提問題,教師能組織、能回答嗎?外行來教,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狼狽狀態,這讓人不得不擔憂。
如今的新課程理念倡導的是探究式學習,倡導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探究式教學也是生物教學常用的一種教學策略。但大多數教師還不能在生物課堂很好的運用這些教學策略。農村中學的生物教師大多都是非專業的,加上“豆芽”學科的偏見,以及教師自身的畏難情緒與惰性,所以教學方式單一,常以傳統的講授式教學為主。然而,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中,學生的興趣沒有得到激發,各種感官沒有充分調動,學生也就談不上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參與學習活動,掌握知識的質量就低,能力得不到發展。長此以往,學生對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就會感到厭倦,最終對生物學科喪失興趣而放棄學習。
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許多活動都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的。然而對于農村初中來說,生物學實驗教學僅僅才是起步階段,有的學校幾乎是空白。現在國家教育部是重視實驗教學的,對各級各類學校投放大量資金用于實驗設施設備的添置。在農村學校因為教師的原因,有些學生到初中畢業都沒進過生物實驗室,沒做過生物實驗。實驗教學需要教師花時間和精力去準備器材和材料,有的教師無心去準備,以條件不具備為藉口,放棄實驗教學。有的教師用錄像片播放實驗內容,來代替學生親自參與的實驗活動,這種做法任何時候推而廣之就有失偏頗。實驗包含著豐富的技能訓練,通過生物實驗,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倡在“做”中學知識,“講”是強加的,是灌輸,親身經歷才能理解。所以有必要加強農村生物實驗的開展。
面對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學現狀,作為農村一線生物教師的我很擔憂,擔憂“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的課程理念何以體現;擔憂在生物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所進行的生物學基礎教育是如此的不和諧。面對農村中學生物學教學現狀,我們應該思索:農村的生物教學該如何開展更有實效性。針對這些現狀,我從一個專業生物教師的角度有這樣一些看法:
4.1 讓“專業生物教師”真正的“專業”。學校盡量的不安排生物教師去上所謂的“主科”,如果一些學校規模較小,生物教學任務少,可以安排與生物學科聯系較強的學科,如:科學等。給予生物教師更多的專業發展機會,提供外出學習、培訓的機會,讓農村生物教師在業務上能得到真正的發展。
4.2 讓專業生物教師有與“主科教師”相應的評職晉升機會。
4.3 讓學生真正的學習生物,能親身去完成生物實驗,要學生觀察生物學現象、記錄觀察結果、提出問題、分析相關的因素、收集證據、討論結果、辨析科學史中的事件、應對現實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這是今天初中生物學課題中常見的教學活動內容和學習方式,要讓農村的學生也能做到這些。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農村生物教學的實效性,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并進行有機的結合,面向全體學生,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