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占雨
(河南省許昌鄢陵縣安陵軒崗小學 河南 鄢陵 461200)
從古至今人們在教育上對閱讀就很重視,更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警示人們要重視閱讀。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而關于閱讀的重要性和作用,人們也有反復重申,如“書籍應有助于達到以下四個目的中的一個:獲得智慧,變得虔誠,得到歡樂,或便于運用”。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材進行了內容的補充,學生在進行多文本閱讀時,了解了不同的內容,增加了知識的廣度,同時也通過不斷地想象,提高了學生探索新知識的欲望。閱讀連接了學生與智者間的橋梁,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因此,閱讀對小學生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小學語文課上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新增,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是多文本閱讀教學中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文章就小學多文本閱讀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優化策略,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而努力。
小學生通過基礎的拼音和漢字學習后,教材的內容重復率出現不高,學生需要不同的內容對所學進行復習和鞏固。因此多文本閱讀除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外,還是對小學教材的額外補充。但是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不夠重視,或者是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從而導致了課堂熱鬧而學生實際獲得的知識并不多。主要的問題存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生缺乏文本選擇主導性。文本的內容涉及到各種方面的知識,學生在進行文本挑選時多是會挑選色彩鮮艷或者內容自己看的懂的。而教師可能對學生的文本選擇上存在不一致的意見,教師希望結合課本知識進行擴展閱讀,或者是基于某種教育目的的書籍,從而使教師對于學生在多文本閱讀上占有主導作用。傳統的多文本教學中老師決定了學生的閱讀內容、閱讀篇章、閱讀時間等,從而導致了學生像做作業一樣,只為機械性的完成任務,并不在意內容到底是什么,對文章的內容不做思考。學生是具有自我個性的獨立個體,在閱讀方面不能滿足自我需求,從而導致了閱讀興趣低等問題。
1.2 多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體作用明顯。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問題比較明顯,那就是以老師講為主,學生聽為輔。首先老師未將學生的主體作用放在首位,整個課程的內容以教師的講解作為主要學習部分。其次,教學中老師對文章重點進行內容講解,忽略了優美的語句和表達形式。而小學生在語言學習上對語言的構建和語言的理解并沒有形成清楚的模式,他們對于語句的表達更多的在于模仿,而教師的重點,明顯忽略了學生認知發展的需求。再者,教師在課堂上對于文本閱讀更重視文章的目的。雖然這與考試的模式很接近,讓學生進行總結思考,但是作為多文本閱讀本身,其目的并不是讓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感悟,而是讓學生在閱讀的海洋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從這一點講,教師并沒有對閱讀本身的意義進行深刻的了解。最后,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于形式化,沒有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培養,從而導致了很多小學生從小閱讀的技巧就不夠,甚至沒有系統學習。
1.3 小學生閱讀技巧差。小學生從小應該培養正確的閱讀技巧,并能夠隨著語文學習的提升,不斷地進行自我的學習,這才是多文本閱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內容。然而在傳統的多文本教學中,很多的教師并沒有進行閱讀技巧的講解,也沒有對學生進行細讀和略讀的培養,導致學生在以后語文學習上越來越吃力。閱讀技巧不是簡單的介紹和講解就能夠完成的,它是隨著學生在不斷進行閱讀時通過技巧學習和練習而提高的。而作為小學生多文本閱讀不是課堂熱熱鬧鬧,教師自己看懂,給學生講明白就可以那么簡單了,教師對此問題的疏忽,對學生語文學習及其不利。
結合目前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從教師、文本、學生本身三個方面看,每個方面都需要進行積極的調整,以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為提高學生的素質而努力。
2.1 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導權。多文本閱讀上從文本內容選擇到課堂主導夠應該以學生為主,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地位。首先,面對多種文本,學生肯定會一開始選擇的時候挑選顏色鮮艷或者圖畫精美的內容,這是必然的現象。但是學生為主導不見得是散漫的挑書,這里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選擇上應該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需求,興趣不同的特點,在進行多文本教學開展前,提前為學生準備2-3種不同的文本內容。其次,在教學上要以學生為主導,明確閱讀的作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可以進行學生講,老師聽的方式進行。文本教學中引導學生指出語句表達的方式,文章構思的思路,故事的重點與關鍵點,故事主題的思考。重點是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引導的同時,注意避免標準答案的提問,應該多以開放式的提問方式進行。最后,給學生作業上要調動學生的主導作用,讓學生以自己的興趣進行閱讀,并提供閱讀中所學。
2.2 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體地位更換很重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講授為輔,增加了課堂學習的活躍氣氛和學生們學習的熱情。首先,多文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引導性的知識引入,從而來進行文本選擇,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選擇針對教學主題,也是無形中對視頻主題歸納的過程。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避免語文教學固有模式的限制,應該講閱讀的樂趣還于課堂,增加閱讀中本身對故事情節、語句表達、思維模式的學習。最后多文本閱讀的本身是豐富和補充學生知識的過程,課堂中加強學生對于文本內容本身的探討,不斷在老師的引導下,體會課堂內容的精髓。
2.3 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小學生在學習了基本的拼音或者簡單的識字后,閱讀對于他們還存在著挑戰性。尤其是語言構建和語言理解上,因此教師在進行多文本閱讀時應該教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比如根據句子意思,對于不認識的字進行試讀,或者通過平常的語言表達習慣來推測出字的意思。這對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培養很關鍵。其次,閱讀分為精讀和略讀。對于精讀的文章讓學生學會精讀的方法和精讀意義,而對于略讀的文本,重點要進行的是速度的提升,以此來滿足快速了解文章的目的。兩種閱讀方式的不斷練習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文本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4 多形式展示多文本閱讀結果。對于多文本閱讀來說,讀了什么,學到了什么,真正掌握了什么知識,如何避免學生閱讀只是走流水賬,這是對教師教學中的考驗。要想真正的體現出文本閱讀的效果,除了寫出來,還可以思考出更多的形式。比如教師提供幾個多文本的經典故事,分組選擇后,進行角色選擇,然后讓學生自我組織,表演文本故事,從而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其次,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優美語句分享朗讀。從而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理解和構建的同時進行模仿,用于作文中,提高語文成績。
小學多文本閱讀教學在小學素質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在理解到閱讀的重要性的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彌補了教材中不足,為語文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教學中存在著不足,不僅是文本、教師、學生三個方面的關系問題,也是方法策略需要不斷探討的過程。隨著多文本閱讀教學在不斷地探討中,越來越多的合理的有效優化措施的提出,正在改變教學中的問題,為多文本閱讀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