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芳
(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實驗小學 安徽 淮南 232101)
互動教學,其含義是指教師在課程環節中依照相關的教育目的,和學生們通過探討、交流、合作的手段,實現相關教學目的方式。教學互動模式,不僅僅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知識流動方向,更是革新了單一式的教學套路,這一模式更加注重教師、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兩者在交流、合作和溝通中完成整個教學活動。處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由于正好是青春期發育階段,就容易出現不與人交流溝通、封閉自身觀點想法等情況。數學是一門理解性學科,因此相關的互動教學就顯得極為重要。
要想學生學好數學,良好的學習氛圍必不可少,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加喜歡互動和做游戲,因為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教師不要一味地想法設法控制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不要調皮搗蛋,課堂氣氛活躍并不是一個壞事情,就在于教師的掌握和控制,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可以舉手提問,另外針對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有時候不要吝嗇于夸獎,多夸獎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優點,提高學生的自信,現代社會更加要求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師生關系也應該是平等的,教師要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和學生亦師亦友,這樣會讓學生產生親近感,覺得教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才能放開胸懷和教師討論知識。
如果一個人對于問題產生不了疑惑,那么這個人就不會去思考,也就不可能有問題的答案;這就等同于說,學生們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自我創新理念的形成。在數學這門學科的教育過程中,老師們就必須將學生們對于問題的及時發現并運用自我創新能力將問題進行獨立解決的能力培養加入到教學主要目的中去,這是對學生進行自我創新能力培養的關鍵步驟。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老師的提問需要把控在一個度之內,老師逾量的提問會導致學生們不會主動的去發現問題。學問二字,含義就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會主動的尋找問題。然而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之下,大多數的學校都只是停留在老師提出問題,而學生們想問題的階段,學生們側重于就已經提出來的疑問進行解答。然而現今創新意識不斷提高的時代背景之下,這樣的學習方式并不適合,因此,老師們要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問的環境、一個讓學生們自己發現問題的環境。而不是去就別人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而是自己尋找出問題,自己解答。因此教師們就何時提問題、提多少問題等進行思考,給學生們創造出更加適于創新思維的培養環境。
比如在學習百分數的過程中,我進行如下教學: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接觸過百分數嗎?
生:游戲中人物角色的血量就是用百分數表示的,新聞中經濟增長也用的百分比表示的……
師:同學們觀察力很好,上次學校要求我統計班級的男女生占總人數的多少,同學們能幫我統計下嗎?
……
從上述教學過程可以看出,互動型的對話能夠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改善課堂氛圍,對提升教學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學生心理特征,對于教學有著重要影響,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互動模式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必須注重學生心理,借助與其之間的彼此吻合性,為學生學習提供動力,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具體來講,教師在開展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互動時,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特征,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促進學生注意力、想象力等多種心理特征的良性諧和。
例如,我在進行“位置(一)”這一課時的教學時,就較為注重學生的心理特征,運用了教學互動模式,并結合現實情況,進行了高效教學,促進了整個教學效果的提升。這一課時教學,旨在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獲得對行、列、數對等知識點的感知,并可以用數對表示物體位置。因此,我借用“數形結合”思想開展了教學,通過設置疑問、引出主題、知識講解、課堂總結的環節,對這一課時的知識點進行了講解,這整個過程,完全符合學生認知需求和新浪特征,并且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動力,實現了良好教學效果。在課堂導入環節,我展示一個學校的坐標圖,標記A,B兩點,讓學生用語言描述如果從A點到B點,并及時進行引導。
在素質教育過程中,互動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是以民主、平等、互動作為教學原則的,非常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與溝通,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使學生自主研究、分析、總結數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發展,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