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榮勤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城廂鎮六聯小學 廣西 南寧 530199)
小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階段,對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性格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農村的小學教學與城市的小學教學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采取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的手段,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意識,同時,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習質量與學習成果,在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主要是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中分組是首要階段,同時也是合作學習發揮價值的基礎。由于小學生的性格、思想、思維、愛好、特長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按照前后座位等方式隨意分組,如此不但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降低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分組的過程中應采用“組間求同、組內求異”的分組原則。全班每4-6人分為一個小組,保證每個小組之間學生能力均等化,使小組合作學習處于公平、平等的學習氛圍。同時小組內各成員之間要求異,按照其專長、性格特點等進行分組,保證所有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小組合作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教師需為學生確定好小組成員之間各自的身份和職責,如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使學生能夠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告訴學生課堂學習的目標和任務是什么,合作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進而完成教學目標。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及時引導與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表現與成績,發揮引導作用,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師積極的進行管理和督導,也需要學生的努力配合學習目標的設置,相關任務的分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幫助學生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小組合作學習應當注重調動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進而實現優勢互補,講解人員與聆聽人員需要密切配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教師還應當根據學習要求和學習目標制定相關的教學規劃。
一節課不是一個研究內容的終點,而應該是下一個研究問題的起點。每次新知教學完畢,應設計一些延伸性的問題讓學生繼續探究,令他們“跳一跳能摘到果子”。例如,在設計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對家里一年的糧食產量統計,學習千克、克等單位之間的轉換,同時通過一千克小麥能磨成多少千克面粉,來計算一年收獲的小麥可以磨出多少面粉,來學習乘法等等。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來分析討論最終解決問題,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體會自己得到答案的喜悅,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掌握了這些規律,有效地提高了解題的速度,把課內探究延伸到課外,也提高了小組合作交流的興趣。我們設計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加工改造教材,讓生活課堂化,讓課堂生活化,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體驗感受,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參與度與合作意識,需要及時予以點評和引導。小學生往往很在意老師的評價,小學生具有強烈的表現,欲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緊密貼合小學生的心理,對學習過程與及時引導和評價,以此來激勵小學生勤于思考,多多探索。在具體評價方式上,要以表揚為主,盡量不做批評,即使學生問題回答有錯誤,也要予以表揚他們的勇氣并予以正確的指導,從而讓小學生在心里明白老師是關心他們的。由于小學數學知識較為簡單,其解答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當學生解答問題時出現了創新性或逆向思考過程,教師也應當及時予以表揚和肯定。有時,在問題講解過程中,教師應當更加注重對解題思路的講解和思維培養方面的引導,這些往往比答案更為重要。小學數學教師對于評價方面,不應當過于苛責,要以平和友善的眼光去看待同學,并給予同學更多的引導和鼓勵,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讓小學生愛上數學,進而勇于探索相關數學問題。為此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合作學習是隨著新課標的推行而出現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它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與他人進行合作。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他們與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可能相對弱一些,合作學習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與他人進行合作的能力,取長補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合理分配學習小組的成員,給學生安排合作型的學習任務, 讓每個學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