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軍
(甘肅省臨夏縣刁祁鎮楊莊小學 甘肅 臨夏 731801)
為了提升小學教學質量,我們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但是創新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教學模式這一領域當中,教師的教學思維也應當進行改革創新工作,教師將教學思維貫徹落實在課堂教學當中,也就是將思維方式與理論教學相結合,只有采用該種教學方式,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水平才能夠取得長足進步,使得教學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1.1 基礎性。小學數學教育是學生今后數學教育的基礎,“百尺高樓起于壘土”是任何教育體系的最基本原則。數學教育相比于其他學科的教育有著更嚴格的系統性和連貫性,所以在數學教育中重視基礎教育,對于學生在中學數學學習,和大學的高等數學學習有著根基作用,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信的初始關鍵階段。
1.2 全面性。數學學科知識面廣,涵蓋面大,在學生教育階段的中后期更會演變出其他學科,數學更是學習所有理科學科的基礎學科。可以說小學數學本身即是小學教育的重要學科之一,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必要工具。
1.3 啟蒙性。眾所周知,習慣在系統長期的學習中的重要性無可比擬。養成重要的數學思維習慣,對數字的敏感度是在小學教育中的重點之一。數學思想的滲透,是小學數學教育全階段的教學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是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與操作、猜測分析、綜合抽象概念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確定目標時,不僅要明確具體的操作知識技能,而且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只有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觀念基礎之上進行改革創新活動,小學生的思維邏輯才能夠得以轉變。教師需要依據學生的主體性對教學形式進行制定,使得學生的能動性得到充分發展。但是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當中要依據實際情況,在結合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對教學目標制定。
創新教學目標是教育模式改革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教學目標制定的科學合理能夠使得學生在教學目標的達成階段更加具有信心,充分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自信心。教學目的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占據著重要地位,學校應當結合教學目的的差異性適當的對教學進度進行調整。
3.1 充分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環境的創新。實現對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關鍵就是對小學數學的教學環境進行創新,為學生學習數學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有利的數學學習氛圍,能夠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對小學生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進行教學環境創新時,要做到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然后對教學環境進行創新。充分考慮學生對數學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的需求,然后對小學數學教學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創新,能夠使小學數學教學環境的創新更有利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3.2 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創新。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改變教學觀念,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進行課堂教學。在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創新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需求,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手段和方法進行改進,確保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3.3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應做好教材挖掘。教材是老師上課的依據,對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老師一定要慎重選擇學習材料。在對學習材料進行選擇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水平,太難或太簡單的教材都不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并且,老師要以教材為依據,積極創新,設置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調動,積極的探索新問題。老師要有意的去引導學生回顧以往學習過的知識,讓學生將學到的新知識與原有的知識融合起來,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
3.4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應做好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結合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實際開展,以及小學數學教學現狀,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效果的重要手段。為此,我們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第一,立足教學實際,研究現有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弊端。從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其對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已經非常有限,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十分必要。第二,以實效性為目的,實現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中,應重視教學創新的效果,主要應衡量其對教學實效性提高的貢獻,確保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達到預期要求。第三,積極開展教學實踐,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的效果進行驗證。教學創新之后,要想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經驗進行推廣,就要對其創新成果進行全面驗證,確保其創新成果滿足實際需求。
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只有提高了學生對數學課堂的投入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預期目標,才有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