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蓉
摘要:本文闡述廈門會展業的發展基本情況,廈門會展業的優勢與存在問題,結合多年從事會展研究與心得,筆者就如何更好地發展廈門會展業提出幾點探討性思路和建議舉措,旨在為行業指導部門及會展業從業者提供一些建設性參考意見。
關鍵詞:廈門;會展業;問題;建議
當今,會展業在我國各大城市都被視為高端服務業的新亮點,呈現著蓬勃發展態勢,對推動城市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會展業由最初的經貿商品交易活動演進到涵蓋眾多領域,成為人類社會商品交易、項目洽談、科技推廣、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受到各國家和地區的重視。
廈門市會展業正以推動旅游會展業創“雙千億”(打造千億產業鏈群、實施千億投資工程)工作為契機,發揮著“城市加速器”的功能。本文就如何提升會展業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市場化水平,促進會展業與主體產業融合發展,從廈門會展業基本情況入手,闡述了廈門會展業的優勢、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提出幾點探討性發展思路與舉措建議。
1.2018年廈門市會展業發展基本情況
2018年,廈門市會展業呈現“量增質提效益升”的良好態勢,共舉辦展覽229場,同比增長11.7%;展覽總面積237.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全年共舉辦會議9262場,同比增長12.14%;外來參會總人數188.32萬人,同比增長12.1%;會展經濟效益約403.03億元,同比增長5.7%。
展覽業穩步增長,有效拉動經濟效益。全年展覽會共吸引來自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展客商10.44萬人,境內展客商45.56萬人,展覽數量與面積、境內外展客商數、觀眾總人次等指標再創新高。成功舉辦了石材展、佛事用品展、茶博會、游艇展等大型經貿專業展覽。
會議產業快速增長,帶動關聯產業發展。成功舉辦了國際投資論壇、海峽論壇、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等高端國際會議及中國材料大會、中國國際知識產權大會、中華醫學會第二十屆骨科學術會議等全國性、國際化超大型會議。優質會議項目穩健提升,呈現了國際化、專業化水平較大提升;品牌化、市場化顯著加強,高端資源引入力度加大的特點。
2.廈門會展業發展優勢與短板
2.1發展優勢與機遇
2.1.1較為堅實的會展發展基礎。廈門舒適優美的氣候環境,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便捷發達的交通網絡,功能齊全的會展設施,扶持有力的獎勵政策,高效到位的政務服務,獲得國內外會展界和各大媒體的肯定與贊揚;先后獲得“中國十大會展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等榮譽;與眾多國際組織建立了國際化合作關系,奠定了較為堅實的會展業發展基礎。
2.1.2主體和項目培育成效顯現。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培育下,廈門市的會展主體策劃培育了眾多覆蓋廈門主要產業行業的新展會,涌現出一大批新成立的會展企業,培育出在國際、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專業展會,例如多年位居全球規模最大的投洽會、石材展、佛事展。
2.1.3會展服務產業鏈齊全,具備規范會展聯動保障機制。廈門市會展企業達到600多家,業務范圍涵蓋會議展覽上、中、下游各個環節,相關聯行業與領域從業隊伍不斷壯大,全面提升了廈門會展服務能力。經過投洽會等大型綜合展會30多年的鍛煉,廈門公安、交通、衛生、旅游、市場監管、海關等部門通力合作,強有力保障了社會治安、展館服務、消防安全、交通疏導、衛生防疫、食品安全、展品人員通關等工作,建立了一整套規范成熟的大型展會城市聯動保障服務機制,積累了舉辦國際大型活動的綜合保障服務經驗。
2.1.4廈門的展覽市場有很大發展空間。在全國的展覽市場中,華東地區是國內占有率最高,達到41%,福建的展覽市場只占全國份額的2%,廈門的會展發展基礎是全省最好的,所以廈門有著較大的展覽發展空間以承接從一線城市轉移的展覽份額。
2.1.5擁有承接大型會議的巨大潛力。根據ICCA統計,廈門在2018年共承接14次國際協會會議,在中國排名第8位;就會議規模而言,廈門200人以下的小型會議占比達94%,在承接200人以上會議的能力和條件上,擁有巨大的潛力。
2.1.6政府重視,會展發展機制初步建成。先后制訂了《廈門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動會展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意見和方案,市區會展扶持政策形成疊加及補充態勢,市區兩級政策聯動,進一步激發了社會辦展辦會的積極性;初步形成會展扶持獎勵和政務服務保障機制、聯合營銷和主體培育聯動機制、重大會展項目評估和主體產業融合機制、大數據引領和招商引資促進機制,為會展主體和會展項目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2.2廈門會展業的短板與挑戰
2.2.1廈門經濟腹地小,產業基礎不夠雄厚,品牌會展項目較為薄弱。受制于城市腹地和產業規模因素,與北上廣城市相比,廈門國際性大型優質展會項目偏少。截至目前,廈門僅投洽會1個展覽得到UFI認證, 2018年展覽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的展覽只有15個。雖然近年廈門會展業增速快,但會展規模依然偏小;展會自主研發與創辦能力較弱,展會國際化、專業化程度需進一步提升。
2.2.2會展硬件設施和綜合服務水平亟須改進。現有會展中心場館和設施設備陳舊,會展場館規模無法滿足會展發展需求,綜合保障與服務能力不具備競爭力。周邊交通配套不完善,抵達能力差,停車難問題一直尚未解決,參展參會體驗感不佳,制約了展會規模發展。亟須會展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建設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智能配備的大型會展綜合體。
2.2.3會展營商環境建設滯后于發展需求。會展活動相關審批保障部門的報備監管過于嚴格和不便操作,尚未形成統一規范的工作流程,嚴重影響企業在廈辦展辦會積極性和便利性。尚未建立全市會展聯動招商機制,推動品牌會展項目落地并開展產業對接工作的協同能力不足。會展活動的公安消防等主管部門報備監管服務、安保、會展中心公益性等方面需提升改進服務、降低收費,以改善會展營商環境。
2.2.4現有獎勵扶持力度不具備吸引力。雖然廈門市是全國最早出臺會展扶持政策的城市之一,但是會展城市競爭激烈,杭州、成都、重慶、武漢、青島、西安、昆明等會展城市理念超前,會展扶持力度大。廈門現有獎勵扶持力度不具備吸引力,想要做好廈門的城市國際營銷推廣工作,亟須優化具備競爭力的會展新扶持政策。
2.2.5會展主體實力有待提升。廈門市近十年來雖然涌現出一大批新的會展企業,目前在廈門注冊的會展企業有數百家,但能夠獨立辦展辦會的企業不多。除少數會展企業具有較強實力外,大部分會展企業策劃組織能力和資金實力較弱,基本是簡單承接會務保障與展位搭建服務。會展產業鏈上游的創意與策劃、資源整合與營銷、組織與運營整體水平不高,缺乏龍頭企業與上游企業。
2.2.6 高端復合型人才有待充實。廈門當前會展從業人員相當部分是半路出家,沒有受過專業的系統訓練與指導,主要靠工作經驗的積累與摸索。嚴重缺乏從事會展創意、策劃、營銷、組織等方面具備國際化視野的高端復合型人才,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會展業高質發展的重要瓶頸。
3.廈門市會展業發展的思路
在當今全國各地政府都高度重視會展業發展,競爭激烈的態勢下,廈門會展業界要有危機意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F針對如何促進提升廈門會展業發展提出幾條思路建議。
3.1引進國際高端資源,推動國際化提升
積極加入國際知名會展組織(UFI、ICCA、IAEE、SITE等),對接國際會展平臺和資源,展現美麗廈門城市形象;大力招攬引進國際知名會展項目和機構,引進國際先進辦展辦會理念和模式,推動廈門展會國際化提升。
3.2培育會展龍頭品牌,推動品牌化建設
品牌是會展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整合資源做強做大會展龍頭企業,推動品牌化發展格局;加大力度培育自主品牌展會,積極招攬國內外知名展會。以品牌展會項目帶動廈門城市品牌建設,同時,廈門城市品牌進一步提升會展品牌吸引力。
3.3助力產業融合發展,堅持專業化導向
引導會展主體往專業化發展,形成包括策劃組織、保障服務、宣傳推廣等會展全領域的門類齊全、運作高效的專業服務體系,全面提高專業化水平;推動和引導現有綜合性展會向專業展會轉型;策劃或引進面向市場的專業展會;注重專業會展人才引進和培養;重視發揮專業行業協會作用。
3.4堅持市場化運營,提高產業競爭力
政府應該把自己的定位為會展業的“掌舵者”,調整政府職能定位,鼓勵市場有序競爭,提高產業競爭力。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推動會展項目市場化運營,在競爭中協調,減少政府干預,激發市場活力。
4.具體舉措建議
4.1走出廈門,擴大腹地
加強與周邊漳州、泉州、龍巖等地區合作,打造大廈門大會展,發揮規模優勢。把閩南及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產業納入廈門會展業發展的腹地,加強合作,帶動周邊地區產業發展,當好龍頭,做好窗口。
4.2推動基礎設施和會展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服務管理水平
加快改進會展中心片區功能,擴建會展場館,完善商務、酒店、餐飲等配套功能和設施,建設交通換乘系統,以提高會展承接能力和交通疏導能力;提升改善會展中心現有設施設備,引入智能化展館服務管理,提升展客商體驗滿意度;加快推進島外新會展中心建設,盡快做到島內外會展聚集區均衡發展。
4.3優化會展營商環境,提升會展業專業服務保障機制
以推進會展經濟國際化、高端化、專業化為目標,全面梳理、優化會展獎勵政策,簡化重大項目的評估程序,制訂可量化的評估標準,加大國際化、品牌化重點項目的獎勵力度。政府統一對全市的會展活動、場館、政策和環境打包宣傳,提升廈門會展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品牌度,進一步提升廈門的會展營商環境。
4.4優化會展扶持政策
政府應該從主導辦展的角色逐漸脫離出來,當好城市會展業管理者、推廣者的角色,重視行業協會的協調和管理能力,使其成為政府和企業的溝通橋梁。制定規范化的會展行業標準,優化會展扶持政策,使政策更規范、更具有全國競爭力,爭取更多優質會議展覽項目落戶廈門,引導和培育專業化市場主體更快更好成長。
4.5重點培育會展龍頭企業
整合國內外資源,推動大型會展公司國際化、品牌化建設,扶持中小企業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努力擴大廈門市會展業市場份額。鼓勵推動國貿控股、建發集團、翔業集團、廣電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媒體機構開拓會展市場,進一步拓展會展隊伍與會展項目;引導廈門市會展主體中的優質中小企業,引入全國性行業協會資源,提升現有展會專業化、國際化水平;推動更多跨國公司年會、大型會議落地廈門;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會展主體,帶動提升本地品牌會展主體綜合能力。
4.6積極拓展對接國際高端會展資源
提升投洽會、石材展、佛事展等現有龍頭展會國際化運營水平。邀請國際組織一起主辦廈門國際會展周,提升會展周會議國際影響力;深化港澳臺、北上廣與廈門的會展交流合作;引導更多展會申請加入國際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展覽與項目協會(IAEE)、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國際獎勵旅游精英協會(SITE)、亞洲會展協會聯盟(AFECA)等國際會展權威機構的會員,對接國際會展業最新信息資訊,參加全球會展業年會等專業活動,開展廈門會展業宣傳推介,招攬引進國際高端會展資源,促進國際合作。
4.7加快會展人才培育和引進
出臺相關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引進創意策劃、營銷推廣、組織運營等高端專業人才,提高廈門會展管理水平和理念;加強與高校、國家駐廈科研機構、在廈跨國公司分支機構等合作,爭取廈門大學、集美大學開辦會展專業教育,推動廈門成為高端、專業會展人才集聚區;與國際專業會展組織合作,引進國際會展從業人員高端培訓,提升本市從業人員專業素養,加大與一線城市會展專業人士的交流與合作。
參考文獻:
[1]廈門市會展業經濟效益統計分析報告,2019.
[2]徐維東.重慶會展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1(21)
[3]周治平,會展業:城市經濟發展的催化劑[J].改革與戰略,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