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其在教育領域特別是英語教學領域的影響也顯而易見,可以讓人們很容易進行不同層次的學習,獲取相關知識,可以打破教室的限制,實現各方面資源的流動分享。但是,其本身的弊端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英語;信息化教學
【作者簡介】蔡玉玲,安徽省霍山文峰小學。
一、“互聯網+”之“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深刻影響著他們學習的動力,教師有義務激發出他們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可否認,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通過調整內容、改變語調等方式雖然可以比較直接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堂上的互動、交流也都有利于學生可以較長地集中注意力,基本上保證了學習內容的完整性。但是,受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學習內容的前后關聯性、學習任務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很難得到有效激發,“互聯網+”就有這方面的優勢,它不僅可以使教師的教學手段得以豐富,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學習的范圍和途徑大大地拓寬了。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學什么、怎么學”,最終比較有效地達到發展學生能力的目的,有效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當然,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可以通過動畫、PPT等形式將各種不同的信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創設出真實的、符合學習規律的情景,還可以借助“微課”“翻轉課堂”等多手段、多角度呈現教學內容,給學生多方面的學習刺激,從而比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2.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當下,為了適應小學英語教學的需要,與之相關的微課、慕課、小程序、APP等信息化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推向市場,供英語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互聯網+”強大什么生命力的反映。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現在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日常行為等各方面都在受這些產品的影響,而且大多數產品都在開發的時候都十分注意引導學生要有時間觀念,提醒學生要按時、定點學習。 我們知道,學習后的評析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促進作用,而傳統的評價比較單一,大部分只能注重結果,僅僅簡單指出學生是進步了還是下降。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學能夠借助互聯網的提供的海量數據進行細致分析,例如可以從學生的課堂表現、平時的作業完成情況等反映學生學習過程的數據,就很容易分析出學生學業成績和學習行為各要素的相關性,進而準確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最終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
3.有利于促進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因此我們的教師必須重視自己的專業發展。在“互聯網+”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小學英語教師通過互聯網,不僅有了接觸更多英語課程資源的寶貴機會,也有了更好地英語教學促進學生發展的各種途徑。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教師不斷充實自己、開闊視野的便捷工具。但是,與此同時,教師應該將互聯網資源進行篩選,然后選取最適合教學實際的資源,同時將互聯網資源進行儲存,方便我們隨時進行查閱。另外,我們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大數據對英語教學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從而制定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學方案。所有這些,無不在告訴我們要與時俱進,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互聯網+”之“弊”
1.導致教師出現“互聯網”依賴癥。在“互聯網+”時代下,課堂上出現突發性的事件或狀況在所難免,因此,我們的小學英語教師在信息化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地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思路等,以此讓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順利開展。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互聯網+”也不例外。它雖然有很多優點,但同樣也存在一些缺點,造成很多教師直接把互聯網上面的資源拿來使用,而不去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加以辨別,進而走入“過分依賴”的深淵,最終失去創新能力。
2.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借助“互聯網+”進行教育教學是大勢所趨。但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很多教師沒有深入理解“互聯網+”的適用性,并認真研究教材教法,認真研究學生,從而因過分追求所謂的“新穎”而妨礙了課堂教學。
3.影響課堂上的板書教學。毋庸置疑,板書是教師思維過程的再現。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板書,實際上就是自己的思維過程,那些文字、思維導圖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有著一定的啟發和示范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完成情感交流與深入學習的體驗。同時,課堂教學比較復雜,更加需要我們能夠隨機應變,依靠我們的教學機智處理突發事件。那么,當學生的思維與我們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課堂設計不相符合時,就應該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把先進的信息手段與板書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總之,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技術教學既是絕好的機遇又是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需要緊跟“互聯網+”的步伐,努力做到守正與創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遵守常識,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主動學習新技術,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豐富教學資源,正確利用大數據,盡可能掌握全體學生的相關情況,盡可能彌補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而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效果,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曹志強.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淺談[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7(2):1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