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珂
【摘 要】我國的古詩詞大多受字數限制,因此古人特別講究用字,往往為了一字推敲許久,力求達到一字傳神的效果。詩眼便是一首詩中表現力最強、最傳神的關鍵字詞,是一首詩的精髓。我們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該學會巧抓詩眼,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悟詩情的豐富含義,進入教學情境,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的無窮意蘊。
【關鍵詞】詩眼;詩情;古詩詞;教學
古詩詞是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朵奇葩,它優美的字詞,傳神的意境都給人以美的感受。記得初入語文課堂時,對于古詩詞教學,我總是興致勃勃,期盼能與學生一起進入那優美的意境,品味古人的憂與愁。但如何才能讓學生體悟詩情呢?這是一個困擾我的問題。為了讓古詩詞課堂綻放出應有的光彩,讓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意蘊。我翻閱查找了大量資料,在摸索中前行,終于有了以下思考與感悟。
一、巧抓詩眼促感悟
我國的古詩詞大多受字數限制,因此古人特別講究用字,往往為了一字推敲許久,力求達到一字傳神的效果。詩眼便是一首詩中表現力最強、最傳神的關鍵字詞,是一首詩的精髓。
古人有云:“詩之有眼,猶人之有目也。”比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個“綠”字,不僅寫出了春意盎然,還有了動態美。使原本平淡無奇的景色有了勃勃生機,凸顯了意境。詩眼用字都很精妙傳神,使詩句意蘊無窮。我們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該巧抓詩眼,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悟詩情的豐富含義,進入教學情境,感受中國古典詩詞的無窮意蘊。
二、體悟詩情入詩境
古詩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比較特殊,古詩時而含蓄凝煉,時而娓娓道來,時而節奏跳躍,這給解讀古詩、領會意境帶來了困難,也促使我想方設法改進古詩詞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古詩賞鑒能力的培養還在起步階段,學生難以體會詩歌的整體意境也是古詩教學的難題所在,為了促使學生進入更高層次的古詩學習,我嘗試靈活采用“體悟詩情入詩境”的教學結構模式,讓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廣闊天地。
(一)課堂教學悟詩情
在王安石的《元日》詩歌鑒賞學習課上,我從“爆竹聲中一歲除”開始,讓學生聯系自己過春節期間的氛圍,想象爆竹聲中辭舊迎新的氣象,從春節貼春聯的習俗理解新桃換舊符的詩情,進入千門萬戶曈曈日的對新的一年美好生活向往的詩境。結合詩中的關鍵字“放爆竹”“屠蘇酒”“換桃符”,讓學生相互交流,體會這首描述春節的古詩的美好情境。
(二)情景結合入詩境
古詩的意境,是詩人的審美體驗、情感與經過提煉、加工后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小學語文古詩教學是學生學習古詩的啟蒙階段,更應該啟發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從初級階段開始領悟古詩中的意境美,為學生將來的語文學習打好扎實的基礎。優美的意境、詳實的內容都是伴隨語言文字而存在的,由于學生和老師的生活經歷不同,必然會產生不同的詩歌解讀。古詩詞具有自身的語言特色,體悟詩情也就是體會詩歌的語言特色。而古詩詞鑒賞能力的提升要靠一個積累的過程,從小學語文教學開始,培養學生閱讀古代詩歌的興趣,使其學會分析詩人煉字煉句的技巧和作用,有助于學生深入體會詩歌豐富的內涵,能使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學會體悟詩情。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展示詩詞描述的具體景象,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學生以古詩為起點,想象詩人的所思所想,能促進學生真切感悟詩情、領略詩境。
(三)熟讀詩文明詩意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古詩文的教學也同此理。小學教材中的詩歌往往富有節奏美、韻律美,誦讀起來瑯瑯上口。在教學過程中,我堅持以誦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反復吟詠,體會古詩的節奏感、韻律感,慢慢嘗試理解詩詞的意境。我在早自習讓學生帶著感情反復吟誦古詩,也在每學期嘗試舉辦班級古詩詞朗誦比賽,對學生理解古詩中更深層次的意境大有裨益。
(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文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我嘗試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尋找古詩文中所表達的意境,發現詩人所描繪的景象,這能有效促進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與感悟。我也鼓勵學生嘗試用詩詞的方式表達日常經歷的點滴趣事,學會精煉文字,學會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在短短的詩詞之中。讓學生以這樣一種新的方式嘗試敘事、敘景、敘情,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文字能力,也有利于學生體悟詩情、入詩境。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詩歌的講授,重在陶冶性情,擴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處,指導一二句話,也許就夠了,不一定要繁復冗長的講說。”在日常的古詩教學中,學生往往不得學習之法,教師也難得教學之法,我結合葉圣陶先生的思想理念,融合教學工作中的積累,總結了“巧抓詩眼促感悟,體悟詩情入意境”的教學方式,旨在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使學生悟其神、會其意,真正領悟到古詩的意境美。
【參考文獻】
[1]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游國思,王起,蕭滌非.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3]吳建明.中國古代詩學原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4
[4]許定國.文學鑒賞概論[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陳曉秋.新理念指導下的古詩教學[J].中學語文教學論談,2004
[6]葉燮.原詩[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