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陽
摘 要:對于小學生而言,音樂是一門聽起來復雜、學起來吃力的學科,因此各音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教授給學生相關知識和藝術技巧,也要不斷完善傳統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案,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創造激情,真正培養出更多有創新意識、有創造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本文中,我將結合當下小學音樂教育現狀,探討分析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識和能力的全面提高,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定的閱讀價值和思考空間。
關鍵詞:創新;能力;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應沖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把教學的核心定位在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上。由此,積極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對音樂教育的精髓具有重要意義。創新意識的培養能為教育事業的繁榮興盛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有效促進小學音樂教育蓬勃發展。
一、提問與鼓勵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課堂來認真聽講。因此課堂教學是幫助學生收獲知識、提高能力、拓寬思維、增強創新創造能力的主要場所,而小學音樂教師作為知識的主要傳播者,應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心鉆研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還要多和學生進行密切交流,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知識水平,設計內容豐富、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案,并善于將專業性的知識內容和實際的生活體驗緊密結合,使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了解平凡又獨特的音樂美,從而形成積極生動、活潑溫馨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音樂的感受與體會中勇敢前行。除此之外,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教師教授的知識使學生初步開啟神秘的音樂世界,也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的主要渠道。我認為思緒的迸發是從問題開始的,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積極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找尋問題中得到更多的啟發和思考。進一步激發學習潛能,小學生正處于生理與心理發展的關鍵期,通過正確的暗示以及引導,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以賞識教育為媒介,教師能夠全面評價學生,不是僅僅只是片面地看到某些孩子不好的一面,而是全面發現學生的優勢與缺陷。在這種前提下,教師通過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擴大學生的優勢,彌補學生的缺陷,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深入社會實踐,自主探討研究
當學生在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并確定自身的發展方向后應積極地進行自主拓展研究,這對學生風格和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統籌者和組織者,必須尊重學生的音樂教學主體地位,找尋適合他們發展的途徑或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授課之余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音樂曲目和音樂家進行深入感知。在小學階段,教師應善于結合不同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進行培養方向的確定,進行有意識的訓練,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促進融洽師生關系的形成,在實際教課中要通過啟發誘導激發學生拓展思路,全面促進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與體悟。例如,在教授莫扎特的小夜曲時,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主結合優美的旋律感受作者想帶給傾聽者的美好,并讓學生合作交流,各自說說這段旋律給予他們的靈感。音樂教育重在傾聽與欣賞,在實踐中認真傾聽各類聲音能讓學生在無拘無束的環境中得到鍛煉,包括鳥鳴聲、蟲叫聲、瑯瑯讀書聲、細膩的歌聲,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想象觀察、細致獨特、創新創造的能力。在互聯網背景下,互聯網技術已經貫徹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需要小學音樂教師充分利用身邊的互聯網資源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促進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內容的不斷推進。例如,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借助手機軟件進行輔助教學,通過一些專門的音樂教學軟件引導學生學習,將課堂上所接觸學習的音樂內容與互聯網技術下的學習資源結合起來,由此既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音樂知識,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高校學生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現有的投影裝置,利用好互聯網視頻,以視頻的形式,對民族民間文化、地域特點以及生活習俗等基本要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音樂知識。
三、創新教學方式,引領學生體驗多彩藝術世界
音樂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它需要讓學生在看、聽、感、知中體味生活本真,凈化心靈,找到自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對于音樂教學的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音樂課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更加重視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轉換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形成開放互動的教學方法,承認學生的繽紛思維和創造潛能,提供挖掘出學生潛能的機會。而學生也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多多欣賞國內外精彩的音樂劇及舞臺劇,定期去參觀植物園、動物園、音樂名人故居紀念館,積極打破沉悶的學習格局,塑造一種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從中捕捉創新性靈感。另外,作為教師應積極思考,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結合音樂教學的現狀,用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創新創造的精神開展各種特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利用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各類現成資源進行輔助能動教學,讓學生在愉悅自由的氛圍下感受藝術、創造藝術,不斷提高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實現家校聯動,小學音樂教學的開展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尤其在現階段,一部分家長存在一種教育焦慮,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如同齡的孩子,因此常會將學生某一個缺點放大化處理,這種心態表現在行為上,就是對學生的批評與消極評價。教師應當與家長進行密切配合,實現家校聯動,形成系統化的賞識教育機制。教師可以建立優點卡,鼓勵學生能夠正確認知自己,鼓勵學生將自己的進步或者好的表現記錄下來;或者將班內學生進行分組,由同學們將觀察到的學生的優點記錄到優點卡上。當周一班會的時候,教師在班里公布。這是激勵學生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夠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主動性、啟迪思考。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走進藝術世界,在生活中培育發現美并創造美的眼睛和心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大膽想象,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