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華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太和鎮 江西 南豐 344500)
隨著新教育形勢的不斷深入,當前拓展課程資源已經成為一個熱議的話題。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學資源呢?從廣義上來看,課程資源是為了輔助課堂教學更好的進行而組成的一系列內容,像社會文化,教師的個人的教學素養等等。從狹義方面來理解,課程資源是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教材或者是一些輔助教學手段。也就是說,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的挖掘課程資源,尋找生活中的資源,從而融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們的語文情感,促進學生們的知識的學習。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語文教學的課堂往往是枯燥乏味的,教師僅僅就是在傳達知識,而這些知識相對來說局限于教材,學生們的自控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教師就要努力的挖掘課程資源,一方面,補充課堂教學的內容,拓展課堂的寬度,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豐富的課程資源調動起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2.1 深入的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對于學生們來說,教材作為第一手資料,它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教材的編制是充分結合學生們的發展特征的,同時,他們是結合學生們的學習情況而進行編制的,滿足學生們的心理需求,同時在內容和能力方面也符合學生們的認知。所以,教材作為第一手資料的權威性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就要充分的挖掘教材中的內容,完善與拓展教材的寬度,使教材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個章節的設計都是具有一定的結構性的,就像在章節的開始,會有一部分導讀內容,在章節的結束也會有一些測試性的內容,那么教師也要充分重視起來這部分內容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桂林山水》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學生們可能對桂林比較陌生,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通過對導讀部分進行研究,了解大致的內容,對于文章的背景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理解。另外,在學習這一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對于后面的測試題進行研究,一方面,幫助學生們對于所學的內容有一個總結,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
2.2 巧妙的開發實物資源,將現代教育資源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當前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輔助教學的工具,像掛圖,多媒體等等現代性的教育資源,那么這些資源最大的優點就是比較直觀。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單單依靠教材中的文字,他們可能無法領悟其中的深層次意義。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的借助一些現代化的教育資源。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們學習《桂林山水》這部分內容時,可能部分學生并沒有去過,那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們播放桂林山水的一些圖片或者是視頻,讓學生們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從而更加深入的理解掌握文章背后的含義。
2.3 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相關資源。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那么任何學科的知識也是如此,我們學習的內容來源于生活,也必將使他們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適當的開發和利用生活中的資源。那么對于生活資源的開發,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小環節,像五分鐘論壇等等,可以引出一個主題,然后讓學生們談一談自己的所見所聞,大家共同探討,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體校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另外,也可以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回歸生活。
總結來說,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語文的教學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們可以培養自身的語言功底,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們培養積極向上的道德品質。但是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們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他們依靠的往往就僅僅是教材,那么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達不到相應的深度,很多學生們對于所學習的知識很可能僅僅就是一知半解,無法深入的理解掌握其中的內在含義,同時,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導致他們無法從根本上牢固的掌握相關知識點,所以,教師就要不斷的完善課堂教學體系,充分的挖掘課程資源,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