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瓊
(四川省蓬安縣徐家小學校 四川 蓬安 637800)
文化的實質是一種現象,傳統文化的影響再現表明社會開始從古代生活中汲取智慧。伴隨著科技發展出生的現代人,我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巨大紅利,利用各種軟件實現了餐飲,出行,學習的便利。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人們出現了身心跟不上社會節奏,便開始從傳統的文化當中汲取營養。傳統文化幫助略顯疲憊的人們安靜下來,逐漸找回內心的從容和平靜。小學生作為民族的未來,應該從小培養他們對于傳統文化的敏感度,增加文化積淀;這樣,還可以實現年輕一代的文化歸屬感,在世界這樣大的舞臺上找到民族的自信,實現文化的傳播和發展。那么,如何小學語文閱讀陣地中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呢?
2.1 創設語文閱讀氛圍。不同學科有著不同的教育理念,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形象思維敏感并且發達,熱衷于一切的新鮮事物并且樂于去表達自己天真的想法。教師的教學要遵循學生的天性,并且要有助于后期的發展。閱讀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學會了如何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基本的學習生活中大放異彩,還可以實現學生在生活中閱讀能力的提升,分析和總結的本領增加。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創設語文閱讀教學氛圍。在學習《詠柳》之初,教師應該進行充分的備課工作。首先確立基本的教學目標:理解《詠柳》這首詩所要表達的基本含義;完成背誦并默寫。如何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含義呢?在上課期間,教師給出了一幅優美的圖畫:藍天白云,溪水藍藍,岸邊的柳樹發著新芽。并且提出問題:大家思考一下如何來形容這顆剛剛發芽的柳樹?不少學生踴躍的舉手,其中有不少的表達驚艷了我的想象。“柳樹經歷了冬天的洗禮,長出了鵝黃的小芽,非常可愛”;“柳樹早早的長出了新的枝芽,媽媽告訴我,這幾天是鵝黃的,過幾天就是嫩綠色的,真的好漂亮。”學生的表達簡單并且質樸,足夠打動我。興奮之余,教師提出;今天咱們要學習一首古詩,就是唐代一位叫做賀知章的詩人用來贊美柳樹的,看看這位偉大的詩人是如何用簡單短小精悍的語言來贊美柳樹的吧。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集體誦讀一遍《詠柳》,之后教師自行朗讀,讓學生意識到朗讀是需要情感體現的。創設基本的閱讀環境,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就會大大增加。
2.2 設計多種教學形式。教學的具體環節是關系到閱讀課堂好壞的重要因素。一節生動有趣的課堂不僅有融洽的師生關系,還有靈動的知識傳播。學習早就不是學生呆板的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是一場知識互動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想要實現高效閱讀課堂的構建需要與學生實現互動。其中有效的形式之一就是角色扮演。比如在學習《小木偶的故事》這篇課文時,教師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自己編排一個小話劇為全班學生進行演出。話劇編排時可以增加自己的想象。學生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小學生喜歡用具體的形象來表現自己,其中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角色的扮演。作業難度不大而且學生的積極性高。果然,第二天角色扮演是非常成功的。學生們經歷了思考,角色分配以及角色在創造的過程,思維得到了鍛煉,以后就愿意閱讀這類的故事。教學生活中簡單的互動,一個簡單的形式就能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深度的理解,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很多時候簡單的形式反而更容易幫助學生,實現學生表達自我的訴求。教學早就不是簡單的講解和背誦,而是一場重大的交流擁與互補的活動。
2.3 布置基礎簡單作業。從三年級下學期開始,教師開始布置簡單的閱讀任務。每個禮拜三都是學校規定的閱讀日。規定閱讀的書籍,閱讀的頁數并且書寫讀后感。通過短信的形式告知家長,家長需要了解學生的看書情況。在學生的作業記錄本上,家長寫下觀察學生閱讀情況的評語,可多可少,重點就是學生當天在家的閱讀表現.第二天,只要學生的作業記錄本上爸媽寫評語的都有星星獎勵.然后將評語分類,表現好的當眾表揚,學生看書熱情更高了.表現不好的,和其父母私下里溝通,找出問題,幫助其進步.家校結合是閱讀實現的必要條件,很多的學生熟知網絡的基本使用方法,就直接從網絡上找出一些讀后感抄在作業本上,這樣是不利于閱讀習慣的養成的。
閱讀是一項需要從小培養的技能,也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只有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加學生基本的文化素養,才能逐漸的理解傳統文化中的智慧,汲取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在日益開放并且發展的現代社會發揮出閱讀更重要的作用,實現自身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