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英
(四川省綿竹市孝德中學 四川 綿竹 618200)
語文教學經過多年改革,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索,這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筆者對多個學校、多個老師的教學觀摩中,仍然發現義務教育階段很多語文課堂披著課程改革的外衣,打著教學改革的旗號,干著違背學科教學規律的事情,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在一堂七年級的教學課例《散步》中,該老師在學生齊讀一遍課文后,便帶領著學生回顧學生與家人看電視、散步、旅游等各種場景,播放著一些兒女對老人不尊敬不孝敬的視頻,與學生熱烈地討論著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學生們東拉西扯看似很投入很熱烈地參與著課堂教學的進程。一節課就這樣結束了,授課的老師很滿意,因為他覺得今天的語文課熱熱鬧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不像平日里學生課堂上的懨懨欲睡。但是該老師的良好自我感覺被筆者潑了一盆冷水,“這更像是一堂思想品德課,根本不是語文課,完全是不務正業。”
誠然,“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要注意的是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一的。
如上述課例,該老師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易錯字如“歧”等不強調,對“各得其所”等詞語不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對“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等句子的深刻含義不去揣摩,對這篇文章最大的語句特色“句式的整齊與錯雜,音韻的鏗鏘與連綿,語意的對舉與反襯”等不作賞析,即使是人文教育,但文本還包含的“生命的美好、生命的責任、生命的尊重”等也引導不夠深入。《散步》作為一篇清新優美的散文,其構思之精巧,遣詞之獨特,內涵之豐富,令人嘆服,這些都是語文課堂上應該重點學習之處,語文教學應有之內容。可是,有的課堂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優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獨到分析見解,沒有了必要的訓練,缺少了必要的積累。
據此,語文教學中還是要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把提升人文素養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才有可能實現。
基于新課程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下的教學設計更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穿針引線,適時引導,科學組織,精準答疑。而有的老師把自己解放得徹徹底底,宣布學習任務后,任憑學生海闊天空信馬由韁,甚至東扯葫蘆西扯瓜,與討論的問題不相關聯不著邊際,看似熱熱鬧鬧實則亂烘烘一片。有時的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老師表揚,美其名曰“創新”。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教師不置可否,不予褒貶。一節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因此,要使課堂有效性,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教師的作用切不能虛化,教師要具有高度的課堂駕馭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
新課程提倡同學們合作學習,人人參與、良好互動、競爭合作,這樣的課堂學生思維活躍,智慧碰撞,給人以享受和啟迪。但是,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在現實中的一些課堂,一些老師對合作學習的理解存在偏頗,存在誤區。片面地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一上課,前期的初步閱讀理解尚未展開,一篇兩三千字的文章學生閱讀時間不到五分鐘,老師便一聲令下,開展分組討論,討論的問題設置如果再不夠細化、科學,學生往往信口開河,嘻嘻哈哈。或者一個小組往往就是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在認認真真動手動腦,其余學生表面上在動口,仔細一聽,往往不著邊際,或者浮于表面,淺嘗輒止。老師按照自己預設的兩三分鐘,喊一聲結束便戛然而止,然后就是小組匯報討論結果。由于學生在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充分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夠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其實走了一個過場而已,一堂課下來收效甚微。這樣的語文課華而不實,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有效的合作學習是在給予個體自學、感悟、理解基礎上的合作學習,否則只能是空中樓角。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熱熱鬧鬧的課堂不一定就是好課堂,語文課堂需要朗朗的讀書聲,需要熱烈的討論聲,但是更多的時候,語言文字之美,思想之美,還需要課堂靜下來,聚精會神地品讀,感悟,玩味,思考。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了許多違背改革初衷、違背教學規律的現象,到頭來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未能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未能培養。語文教學無論怎么改,都要回歸語文教學的本真,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思想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