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重慶市九龍坡區含谷鎮小學 重慶 九龍坡 401329)
小學語文學習階段的識字學習是基礎學習,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與閱讀都會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使用的方法過于陳舊,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枯燥,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目前大多數地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識字教學沒有太好的辦法,依然采用死記硬背的模式。首先教師通讀一遍,然后讓學生跟著讀,其次對文字進行書寫練習,通過不斷訓練的方法加強學生記憶。這種方式單獨把需要認識的字拿出來,并不利于學生對文字的記憶,無法感受到語言環境。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學習中失去跟讀的興趣,或是形式上完成跟讀,但實際上卻沒有學到腦子中。同時學生對于大量的課上課下的重復性作業練習也感到無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好玩,對于失去興趣的練習自然不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在對單個字進行讀音釋義時,僅把自己熟悉的意義進行解讀,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同樣的字在不同的詞組、文章環境中讀音與意思會存在差異,教師對文字的解釋可能會造成學生對漢字認識的混亂。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的話,學生會對大量的文字讀音釋義混淆不清,不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文章的閱讀。這些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普遍,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將會嚴重影響到學生識字學習的效率提升。
2.1 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小學語文的教師素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教師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對漢字學基礎知識要掌握牢固,避免基本錯誤的出現,在課余時間積極學習,不斷豐富其自身素養,在課堂上正確傳達識字知識;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不斷要求進步,盡可能多地向其他優秀教師學習,掌握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心理、行為特點,在授課過程中要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到及時調整,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讓學生不斷提高識字的能力,提高應變能力,滿足小學生的識字需求。
2.2 豐富識字教學方式方法。
2.2.1 游戲法。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語文的學習,尤其是識字的學習較為枯燥。在小學課堂中,要通過趣味性的游戲不斷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游戲中識字。比如通過把漢字進行結構拆分,利用小紙片的方式把字體結構分離打亂,把打亂后的字體結構放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找字的方式完成字的合體。同時加入了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讓學生加以區分。同時可以把字體的結構貼到學生身上,讓學生進行扮演,在扮演過程中,讓同學查找出來,有利于學生在樂趣中尋找。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小字謎的方式,不斷豐富游戲化場景,讓學生在游戲中加強溝通,體會到識字的樂趣,提高識字效率。
2.2.2 運用情境教學法。漢字形成過程中,多數是通過對形象的反應而形成的。教師要通過形象的圖片或實物對漢字進行講解。比如在講解完成后,讓學生把實物與相對應的漢字進行對應連接。另外可以讓學生對應水果的實物讀出漢字,來檢驗識字結果。情境教學法不僅在課堂上有利于學生通過視覺識字,更有利于不斷拓展思維空間。同樣在課余時間,教師也可以在生活化的場景中教學生識字。帶領學生在外出旅游的過程中,同樣可以設置識字時間,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也能提高知識。
另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到的漢字自己設置場景,并把它當成家庭作業,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談一下對認識到的漢字有什么體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表達能力與想象能力。
漢字只有運用到語言環境中,學生才能夠對它的釋義有更深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生識字時,可以把相關的語言環境融入,設置情境對話,讓學生把認識到的字加入到對話中,檢驗使用是否正確,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
2.2.3 多媒體教學法。隨著現代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計算機、先進教具應用到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可以讓教學內容圖文并茂,色彩鮮明,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對于漢字的書寫順序,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印象,讓教學更立體化。同樣,可以把漢字應用的小故事、象形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多媒體進行視頻展現,讓學生感受到漢字來源的魅力,加深理解,在記憶過程中形成形象思維。
小學階段的識字學習對于未來的語文學習有著基礎性作用,是語言啟蒙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立體地教學,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識字,并學會運用場景,提高主體性,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