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吳笑偉
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等有關部門多次出臺政策文件明確支持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重視程度前所未有。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2017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 號)指出:“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推進職業學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依法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2018年2月,教育部、財政部等6部委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教職成〔2018〕1號)中指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學校”。2018年2月,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 進一步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豫政〔2018〕6號)同樣明確指出:“探索舉辦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允許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2019年1月,《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4號)指出:“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近年來,新一輪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企業對創新性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而傳統高職院校的建設模式已無法滿足新的形勢需要,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是高職院校體制機制改革、激發辦學活力、突破校企合作瓶頸的重要舉措。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指打破單一投資辦學模式,引入多元資本共同投資參與辦學,并以混合所有制經濟方式來管理和運營的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特征是校企合作深層化、產權結構多元化、治理結構現代化、運行機制科學化。目前,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河南交院”)二級學院層級、實訓基地層級已經開展了混合所有制多元化投資辦學體制改革試點。
金途學院是河南交院與河南金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途集團”)聯合舉辦的以現代學徒制為試點的企業冠名非法人二級學院。金途集團為金途學院的投資主體,學院提供辦學資質和場地,雙方共同成立理事會,對混合所有制金途學院進行決策和管理。基于“科學論證、先試先行”辦學理念,金途學院充分發揮企業資源技術優勢,依托河南交院辦學資源辦學,既為金途集團提供了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又為河南交院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金途學院以培養互聯網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堅持“誠信是金、滿意是路”的理念,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的聯合優勢,利用校企合一的辦學模式,實現“招生招工合一、教師師傅合一、教室辦公室合一、內外實訓合一、上課上班合一、入學入職合一、考試考證合一、就業創業合一、實踐創新合一”,為學子搭建快速的成長平臺和創業孵化平臺、為教師提供滿意的項目機會與科研課題機會、為行業培養實用的技術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積極推動河南省交通智能化建設和社會進步。
河南交院與金途集團聯手從人才培養著手,秉承共同參與、自愿協商、優勢互補、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原則,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共同組建混合所有制金途學院,不僅提高了河南交院的辦學質量和活力,還為金途集團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
(1)人才共育。2012年6月,金途集團和河南交院協商組建金途訂單班,金途訂單班通過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由金途集團的專業技術人員為學生授課,授課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技術技能,授課對象為二年級在校學生,旨在為學生在社會和學校搭建過渡平臺。2013年4月19日,金途訂單班正式開班,截止目前現已開辦5屆,每屆學員招收20人~50人,金途學院學員綜合素質高,深受社會好評。
(2)專業共建。金途集團董事兼總經理閆保增任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委員,參與河南省特色專業——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專業建設,將智能交通行業的發展方向融入到專業發展規劃,把智能交通和高速公路機電工程企業先進技術、崗位工作標準、崗位職業標準及員工素養標準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完善實施“三階段、四合一”的人才培養過程,即將學習階段劃分為證書性學習、生產性實訓、頂崗性實習三個階段,實施教學做合一、產學合一、教研合一、學習就業合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利用校企合作平臺,進行畢業生跟蹤調查,如崗位的適應情況、教學內容是否與企業的要求相一致等,向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車間、班組進行調查,并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在企業的調研,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根據企業的需要,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把學校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改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特別是基于實踐的自主學習。
(3)課程共擔。從2008年以來,金途集團的杜輝、蘇千軍、閆保增和王碩等分別承擔了多門課程的教學任務。
(4)師資共訓。自2011年開始,根據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進一步推動和加強職業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要求,交通安全與智能控制專業開展了校企師資共訓,該專業讓教師帶著教學任務進入企業,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模式實施教學計劃,提升了河南交院教師的專業技能。2011年以來,河南交院先后有馬占寶、方小娟等10多名專業教師進入金途集團進行頂崗實訓。
(5)資源共享。2009年以來,金途集團與河南交院充分利用學校擁有的學生人力資源、企業擁有的技術及設備資源,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校方提供場地成立運營型公司,并以企業為主建成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其主要實訓項目按照企業要求進行設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被譽為“交通人才的搖籃”,河南合眾匯金實業有限公司是一汽大眾國內明星經銷商。專注人的和諧發展,鑄造經典品牌,共同的發展愿景促使雙方攜手按一定比例股權組建一汽大眾合眾明德生產性實訓基地。
一汽大眾合眾明德生產性實訓基地搭建了校企合作、互利共贏平臺,開辟了“前店后校、廠校一體”職教辦學新模式。混合所有制合眾明德生產性實訓基地旨在培育汽車英才,致力技術創新,滿足學院和企業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及技術升級戰略之需要。
(1)專業建設。聯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組建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申報建設特色專業等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共建公共實訓平臺,為汽車運用與維修、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電子技術、汽車車身維修技術專業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機會。
(2)課程建設。聯合開發適合企業崗位能力需求的校本教材及員工培訓手冊,共同開發建設課程。目前已經共同建設了2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4門省級立體化教材,3個院級專業教學資源庫。
(3)師資建設。組建專兼結合師資及技術服務隊伍,開展管理崗位掛職鍛煉、教師實踐培訓、員工培訓,實現人才互聘、技術共享。新教師及初級職稱教師每人要完成在基地不少于5個月的實習鍛煉。學院根據教學任務每學期安排1名~2名新教師及初級職稱教師到基地生產一線工作,不斷吸收企業精髓,提高自身職業技能。每學期安排1名~2名中高級職稱教師在基地進行不少于1個月的掛職鍛煉,崗位以生產一線的管理崗位為主,兼顧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和專業群崗位技能的學習。在掛職實踐的過程中學習新技術,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4)工學交替。共同制定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方案,組織實施實踐教學,開展課程見習實習。在一汽大眾合眾明德生產性實訓基地,學生通過了各種實訓環節,成長為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
(5)研究開發。共同開展教學和生產方面的項目研究與技術開發,促進科研成果應用轉化。2017年,立項河南省重點科研項目1項,全國學校共青團課題1項,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研究課題2項,廳級以上課題共7項,院級科研項目2項,獲得廳級以上獎勵4項。
(6)實習就業。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和就業崗位,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率。組建“合眾汽車”現代學徒制班,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教學模式運行良好,現代學徒制班畢業生已全部進入合眾集團4S店實習和就業。
(7)文化建設。促進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相互滲透與融合,建立獎助學制度。
近年來,河南交院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牽頭成立了河南省汽車行業和物流行業兩個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依托河南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集團,與國內外220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一汽大眾合作辦學,將教學課堂搬進了生產車間,形成了“前廠后校,廠校一體”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不斷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建成了河南交院公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河南合眾明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6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形成了“職教集團搭臺、校企合作唱戲、產教結合育人、服務行業提升”產教融合新局面。通過混合所有制辦學,學院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實施“教學質量建設工程”,被確定為河南省首個“直招士官生”培養單位,生源結構不斷優化,生源質量穩步提高,辦學質量不斷提升,學院正在向著有中國特色的高水平職業院校邁進。實踐證明,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建設已成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抓手,必將引領中國職業教育走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