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綏陽鎮第二小學 貴州 鳳岡 564200)
小學語文教學不但要向學生們傳遞文化知識,更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健康的道德觀念,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更要具備一定的個人修養。我國的傳統文化具備著深刻的內涵與哲學思想,對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觀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學習并且具備一定的傳統文化素養。
傳統文化對于任何一個民族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璀璨悠久的傳統文化不單是一個民族的自豪所在,更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我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得益于我國特殊的發展背景,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在千年的文化浪潮中不斷的融合多民族文化。而正是這種多元文化的吸收學習能力,才能讓我國從四大發文明古國中脫穎而出,璀璨至今。
從今時今日來看,我國傳統文化存在最為重要的作用就是賦予了每一個中國人民獨有的品質,這些品質滲透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談吐以及道德修養當中,也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中得以體現。而中國人在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外在表現則構成了中國人的整體形象。當前社會發展迅速,在世界村的概念下,經濟文化全球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傳統文化不斷受到外界文化的沖擊,因此要保留民族的底色就要用傳統文化來武裝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進而讓中華民族的精神世代相傳[1]。
2.1 傳統文化與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在我國的傳統教育當中并沒有設立單獨的學科而是蘊含于讀文識字當中。在儒學圣人孔子的理念當中,學習的終極目的并不是學習知識,而是通過學習知識的途徑知曉禮義廉恥進而實現修身的終極目的。
2.2 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當前,我國的道德教育水平與傳統教育相比,存在著極為嚴重的不足。在我國當前的教育系統當中道德教育分離為獨立學科,但是卻并沒有真正起到培養學生正確道德觀念的作用,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國的道德教育存在著嚴重的空洞現象,對于小學生而言,道德教育脫離生活脫離現實,無法起到正確的指導作用。但是在我國的傳統教育體系當中,學生所接受的啟蒙教育就是仁義禮孝廉的做人道理,都是與學生自身息息相關的道德教育。
但我國現階段的道德教育卻背離了我國的優秀傳統,由于我國家庭結構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外來文化的碰撞,我國幼兒從出生開始就享受到了整個家庭的寵愛,很難接觸到“束己修身”的中國傳統教育,另外在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我國父母的教育理念開始出現了“利己”教育的傾向,甚至部分家長參與到了孩子之間的斗毆當中。因此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系當中,語文教育成為了真正的道德教育陣地,在語文教學的教材中,往往會收錄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則幫助了學生樹立正確道德觀念。
3.1 小學語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包括對中外文學的掌握與了解,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正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學習。我國的傳統的文學文化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其一為古代圣人的哲學理念,其中包括《孟子》《論語》等典籍,對于這部分內容語文教師應該熟讀數遍,做到深入了解先賢思想。其二為自古以來的文學著作,如唐詩宋詞以及明清小說,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到對這部分內容有所博覽[2]。除此之外,各民族的節日禮儀、中國畫技藝、是中國書法等內容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璀璨的重要部分。
小學階段是學生重要的成長階段,也是學生建立獨立思想培養個人愛好與品格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教師掌握了這些傳統文化會對學生在極為自然的教學活動中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首先小學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對于傳統文化的興趣,隨著教師與學生之間互相了解的深入,學生們極有可能被教師所展現出的傳統文化素養所打動進而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甚至選擇某項文化瑰寶作為學習的興趣愛好。其次,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小學階段教師的思想以及行為會對學生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一旦語文教師具備高水平的傳統文化素養,其學生就難以避免的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建立符合中華傳統文化的行為模式與獨立思想。
3.2 小學語文教師提升傳統文化素養的方法。提升傳統文化素養的方法沒有捷徑,應該一方面通過讀書來深入了解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并反饋到自身,另一方面則是應該通過參加傳統活動或者培養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興趣愛好進而切身的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對于我國當前小學教師的整體傳統文化素養水平來說,還有相當巨大的空間,年紀稍長的語文教師由于有家庭關系影響,壓縮了自身的讀書空間,而對于年輕的教師則由于貪玩無法靜下心來讀書。因此相關部門應該視情況組織教師開展讀書活動,增強教師們的傳統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我國的傳統文化對于培養人們的道德觀、人生觀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當前社會推行傳統文化甚至可能改善當前的社會風氣。而發揚傳統文化并不是一個人的責任也不是某一部分人的責任,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基礎教育的先鋒力量應該在推廣傳統文化中起到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