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杏
(西藏日喀則市第二高級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之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把目光轉向培養高中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口語、寫作能力、閱讀能力、聽力等多方面能力進行加強,并對于學生的思想品質進一步增強,這些方面都是利用英語閱讀教學來幫助高中生的核心素養的提高。所以,教師一定要積極響應現代的教學要求,幫助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積累到更多的英語語法知識,并讓學生可以積累到更多的單詞。下面將著重介紹現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現狀。
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當中,有很多教師盡管已經意識到了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還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1.1 教學模式傳統?,F階段,迫于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很多教師不得不采用“填鴨式”教學來幫助趕上教學進度,讓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住考試知識點,但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卻無法教育出有創新性的,并對于一些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很多學生都會變得對英語知識難以消化,讓學生產生一些難以吸收的感受。
1.2 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太低。學生在英語閱讀教學的學習中,很多人的學習主動性太低,導致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降低,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會進一步導致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障礙加大。另外,很多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缺乏了一定的了解,導致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教師無法統一,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計劃,沒有將學生放在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之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英語閱讀效果。
1.3 英語閱讀的信息量太低。在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圍繞課本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沒有對閱讀材料進行拓展,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沒有培養得當。學生的閱讀信息量太低,使得輸出信息不夠,學生的英語水平不能達到很高。
英語學科當中,不只是學生的英語成績的提高,英語是一門應用性學科,需要能夠將學到的知識得到運用,針對于學生的口語、聽力水平的提高,讓學生學的不再是“啞巴”英語。學到的英語可以讓學生在真正的社會場景中得到運用,而不僅僅是在試卷上對英語的了解。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文化品格,并建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對其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學生學習到的不足。
3.1 以學生為本。教師開展的英語閱讀教學,應當是以學生為本的,將學生放在閱讀教學的主體地位之中,挖掘出教材中的深層次內容,幫助學生提高其核心素養。經過對學生的閱讀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思考,建立起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學生進行閱讀內容的加強。
3.2 加強語法訓練。教師在基于文本教材之中開展的語法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語法知識,最好的是從具體的語境之中學習,讓學生可以通過詞語的解釋來對學生的學習的類比,靈活掌握學習知識,通過詞匯的積累來加強語言語感,并結合類比法來提高對學生的詞匯運用靈活度。另外,在具體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綜合實踐中增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都可以讓學生的結構認知性增強。在閱讀教學中交叉語法教學,可以情景化地練習語法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3 提高學生的文化認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只要學習語法等知識,還要對英語的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這種了解可以在一定基礎上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可以在提高文化認知的過程中,加強自己在英語方面的能力了。有很多的中西方差異,這些都是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學習接觸不到的地方,需要教師通過調動學生的情感來提高文化意識,進而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化,引領學生可以領略到更多的西方文化知識,并從中獲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3.4 教師通過啟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在對于高中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來幫助學生培養起英語思維模式,這和漢語思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多學生喜歡運用漢語思維來學習英語,于是就容易出現很多“中式英語”的錯誤,這是不利于學生開展英語教學的,學生要通過建立起自己的英語思維模式,才可以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更好地鍛煉自己,加強自己的文化道德培養。
綜合來說,英語作為非母語的學習,對于英語規則的把控和掌握,都需要教師來進行引導,并指出其中蘊含的文化背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目的,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讓閱讀教學發揮出應有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從中獲益,這對于他們的終身學習都是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