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鄞州職業高級中學 江文淵,何 旭
積極探索校企結合的新模式,建設學校生產性實訓基地,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加大校外崗位實習力度,逐步提高校內生產和校外崗位實習的比例,可快速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中職院校創業中心的建設是職業學校教育改革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工程,也是中職院校實施工學結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實踐內容,符合教育部所倡導的職業教育辦學精神和辦學宗旨。
中職汽修創業孵化基地是指學校汽修專業部創建的擁有獨立產權的生產性場所,既是一家汽車維修企業,也是職業學校技術研發場所。學校通過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崗位,同時也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創造條件,有效地促進了汽修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改革,改善了辦學條件,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
中職汽修創業孵化基地的創立宗旨是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提高學生在市場環境中的職業能力,建設以學生實踐教學訓練為重點,對外提供汽修技術服務,為教學創新提供案例素材,為教師科研提供數據的多功能實踐教學基地。成為學校對社會、對外部環境服務的一個新窗口。
(1)建立汽修專業學生創業中心基地。汽修專業學生創業中心基礎建設包括方案設計、場地規劃建設、制度建立等3個方面。方案設計包括創業中心建立的指導思想、具體目標、組織結構、人員分工、布局劃分、資金出納和財務管理等。制度完善是整個項目運行的有效保證。場地規劃建設是創業中心建立的基礎,整個場地的規劃在學校現有的場地設備基礎上結合汽車維修廠的實際工作要求進行規劃。包括功能室的設置、操作工位的布局、配套設備工具的采購、車輛停放區域和行駛路線的規劃等。制度建立是創業中心正常運行的保障,包括設備保管制度、安全保障制度、人員招收制度、檔案管理系統和實踐教學制度。
(2)創建汽修專業學生創業中心生產模式。學生創業中心由學校提供場地、設備、工具和資金,由本地汽修行業專家提供技術保障,整個中心由3位汽修專業教師,結合汽車專業和物流專業學生共同進行生產運營。具體的生產模式是由學生對通過信息平臺預約的車輛進行安排、登記和接待,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進行車輛維修,維修結束后學生進行初步檢驗,然后教師進行終檢,最后由學生進行交車結算,并做好跟蹤服務,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產運營過程中。
(1)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生產性教學新模式。由于創業中心的維修業務對社會開放,學生所接受的實訓過程和內容都是在真實的汽車維修環境中實施的,使學生的技能和汽修企業的職業崗位緊密結合。邀請汽修專家制訂生產實踐的培訓項目和維修方案,由教師和專家直接或間接指導學生完成維修方案,最后進行維修方案總結,將封閉理論的汽修教學與開放應用型的生產實踐結合,完善了課程教學體系。
(2)實現以創業中心維修工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型實訓教學。從創業中心的內涵可以看出,創業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滿足汽修專業教學和維修技能培訓。職業教育的教學必須基于對應工作崗位能力的要求,在汽車修理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除了專業技能的培養外,還應加強學生經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教師在生產型培訓的過程中,有機地整合相關專業管理理論教學內容,可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綜合能力。
(3)以真實維修工作內容為藍本開發“真實”教學內容。根據創業中心的實際工作任務來制訂專業課實訓的項目,依據維修企業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維修典型案例來指導教學,使上課訓練內容與實際汽修工作更加緊密。針對汽修課程的培養目標結合實際工作案例,制訂汽車維修教學模塊的典型工作任務,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改變傳統實訓項目和內容,通過讓學生排除實際故障提升自身的能力,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生活,通過實車接觸直觀感受汽車原理結構,掌握汽車維修的技能要領。
(1)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推動學校“三名工程”的創建,這種“校企鍛煉,項目驅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學生創業基地,必須以一項有實際操作性的名目為載體,開展對社會的技術服務,推進工作導向型、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的改革。使人才培養方式走向“工學結合”的方向,做到產教結合。
(2)深化工學結合,完善“雙質量”隊伍。通過這種方式還能提高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不斷進行自我提升。鼓勵創業中心教師指導技能突出的學生參加技能競賽,也可嘗試邀請4S店的技術人員來中心兼任技術顧問,能夠更好地處理維修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3)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一名高級技師的養成,僅僅學習理論知識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實習操作,對各種車型了如指掌,才能消除對陌生車型的恐懼感,學生能獨立解決一些技術問題是我們期待突破的問題。創業中心通過對外提供服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實現自我成長的平臺。
中職汽修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對于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是一種重要途徑,而不是最終目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最終目是提高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質量。這是一項艱巨而持久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去探索,并完善它的運行機制。中職汽修創業孵化基地的教師要有全新視角,要轉變一成不變的理念,敢于突破傳統視野,營造產與教一體融合的良好氛圍,挖掘工學結合的內涵,探索校內實訓中心的辦學方式,逐步提高職校人才的培養質量,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