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輝
(河南省沈丘縣教育體育局 河南 沈丘 466300)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確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個性閱讀提供良好的環境。閱讀不僅要了解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也要知道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并且與自身的心靈產生共鳴,打開心靈之門。
教師在閱讀教學前,需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如提供相應的閱讀素材,營造安靜舒適的閱讀環境,提供音樂、動畫、視頻等素材進行輔助,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工具,搜集閱讀材料的背景故事和作者生平,讓學生與閱讀素材進行聯系,同時還可以借助視頻圖片,讓學生直觀的了解作者筆下的景色,更好的體會到作者傳達的精神。如果閱讀素材為寓言或者故事,還可以采取動畫的形式進行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播放背景音樂,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閱讀氛圍里,體會蘊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的閱讀中,教師可以播放“水城威尼斯”的紀錄片,通過威尼斯的歷史地位,以及獨有的建筑形式、繪畫風格、雕塑藝術、歌劇等,對威尼斯這座城市進行深入的了解。學生可以結合視頻中出現的船只,觀察兩岸的風景和人物活動,領會威尼斯迷人風光下的獨特魅力。威尼斯的迷人風情離不開“水”,那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好似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學生在閱讀中,可以結合視頻信息,對夜幕籠罩下的威尼斯進行暢想。
教師可以在個性閱讀的開展前,可以根據閱讀材料進行學生間的分組,在學生閱讀完畢后進行思想上的交流。每位學生都與獨特的個性,具有獨特的人生經歷、性格與愛好,在組內交流中,即便是閱讀同一篇文章,學生也會得出不同的感悟。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各自的感悟,并且進行分享,同時可以向其他同學推薦書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兩人同看一本書、對比閱讀等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在閱讀中,學生可以使用朗讀和陳訴等形式,提升閱讀效果。
例如:在《司馬光》的閱讀中,學生能通過司馬光的表現,了解到逆向思維的重要性,能夠搬起石頭砸缸。教師可以加入《曹沖稱象》,將石頭、船只與大象的體重相聯系,讓學生進行對比性閱讀,領會智慧的重要性,并且與司馬光的智慧進行對比。同時,還可以加入《傷仲永》,讓學生了解才華和智慧需要學習進行轉化,領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接觸不同的故事類型,體會到三個孩子的不同命運,并與自身的情感產生共鳴。
受到小學生的年齡影響,在個性閱讀中穿插游戲,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增加閱讀素材對于學生的吸引力。教師在閱讀中的游戲環節,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或者展開細節捕捉、事件解讀等,讓學生的閱讀變得趣味十足,并留下想象的空間。學生在閱讀完畢后,能夠通過游戲,對作品中的角色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并且了解人物當時的思想感情,在夸張的表演和即興的發揮下,能大幅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與文中的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升閱讀效果。
例如:在《草船借箭》的閱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扮演周瑜、諸葛亮、魯肅等歷史人物,并且對“草船借箭”這一劇情進行還原,如周瑜的刁難、魯肅的老實與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學生的即興表演,還能讓表演變得富有趣味性,如曹營射出火箭、周瑜的搞事行為等。學生通過表演,能進行個性化的人物展示,并且深化閱讀的效果,在風趣幽默的表演下,能對三國時期的風流人物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能進行興趣的培養,對科學、天文、地理、生物等知識產生興趣,并且與日常生活展開聯系,引發情感上的共鳴。閱讀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每位學生都能從閱讀中收獲到獨一無二的體驗,有些學生只觀察到了季節的變化,有些則體會到了世界運轉的規律。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進行興趣的養成,通過爬山虎的腳激發生物上的興趣,通過萬里長城激發地理上的興趣。教師要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適當引導,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例如:在《富饒的西沙群島》的閱讀中,部分學生能領會到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體會到祖國山水的秀麗多姿,部分學生會對地理位置和國際形勢進行鉆研,還有學生希望進行風景的繪畫或傾聽具有地方特色的迷人音樂。教師可以聯系《布達拉宮》、《桂林山水》、《趵突泉》等閱讀素材,讓學生在感受祖國的山水風光中,領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并發展出獨立的個性愛好。同樣的風景,也會折射出不同的思想感情,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適當地引導,推動情感間的交流與互動。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性,通過營造和諧氛圍、展開分組合作、融入游戲元素、進行興趣培養等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的心靈與閱讀材料產生共鳴,為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