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晶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王必屯中心小學 河北 大廠 065300)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懂得,要把“愛”在這份工作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班主任工作細致而繁瑣,涉及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只有我們把愛貫穿于工作的始終,孩子們才會健康地成長。我們是真正愛的藝術家,要充滿愛心,熱愛學生,不僅做學生的師長,還要做學生的朋友,面對千姿百態的學生,我們要用心去教育他們,感化他們。教育者,愛勝過一切。
今年暑假期間,我們學校重新分班,當我拿到分班學生名單的時候,便聽說我們班有一位很“特別”的孩子,他叫張玉祥,他是個自閉癥兒童。
認領班級那天,我初步了解了這個孩子。上午大約十點鐘,一位戴著綠珠釵,綠耳墜兒,綠項鏈的女人領著一個黑瘦黑瘦的小男孩兒來報到。現在,我想不起來這位母親的神情,記憶中最清晰的是她的首飾,她的首飾都是綠色的,而且都有球形的珠子。當時,我只覺得那些晃動的珠子向我走來,心想:這位母親領著的小男孩可能就是那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吧。果不其然,這位母親在張玉祥這個名字上畫的勾證實了我的想法。我主動和這位母親攀談起來,了解到:她是前丞相村的,孩子的父親是內蒙的,孩子患有自閉癥……在我和這位母親的談話過程中,我看到張玉祥在教室里來回穿梭,一刻也不停歇。媽媽叫他回家了,他匆忙間不小心把課桌碰歪了。我笑著對他說:“孩子,你看,桌子被你碰歪了,快把它扶正。”張玉祥看看我,不說話,也不扶正桌子,拽著媽媽的衣襟回家了。望著母子倆的背影,我知道自己接過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個孩子需要我給予他更多的關愛。
開學了,我對張玉祥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說話咬字不清,行為舉止也與眾不同。開始的時候,我叫他回答問題,他不但一言不發,而且不知道站起來。這個孩子,行動遲緩僵化,如果誰要是惹急了他,他會瘋了一樣叫嚷,然后趴在桌子上嚎哭。他若是不想動,不管是誰,八抬大轎都請不動他。這種情況,同學們嘲笑他是很自然的事。看到其他孩子對張玉祥的歧視和譏諷,我的心在一陣陣作痛。我應該如何幫助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工作之余,這個問題不斷地在我腦海中縈繞。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報到那天,我通過對張玉祥媽媽的觀察,感覺到這位母親知識匱乏,孩子現在的狀態與她有直接關系。因此,開學第二周,我便給張玉祥的父母打電話,請他們到學校聊一聊孩子的情況。在交談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父親比較沉默,不愛言談;孩子的母親比較健談。夫妻倆都是淳樸的農村人。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我看出他們根本不懂教育。孩子的媽媽說:“在家里,孩子不說話,她看著著急,不是跟孩子吼,就是打罵孩子。”我聽了她的述說,微笑著跟她說:“那您這樣可就不對了,我聽說孩子去北京看過病,確診是‘自閉癥’的孩子,‘自閉癥’的孩子本來就害怕與他人交流,您這樣做,孩子不就更不敢說話了嗎?您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比如去超市啊,燕郊公園啊,親戚家啊…..多給孩子創造與別人交流的機會才行啊!”張玉祥的媽媽聽了我的話,頻頻點頭,她表示以后一定按照我說的做。
班主任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同學們看到我如此特別地關愛張玉祥,慢慢地,他們不再嘲笑張玉祥,而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為了張玉祥能夠健康成長,我在全班發起了以“對別人施一份愛,自己就收獲一份愛”為主題的互幫互助活動,讓關愛洋溢整個班級。課間,我高興地看到了同學們不再排斥他,欺負他。現在,我經常看到張玉祥和其他同學一起玩耍。同學們也從他的身上體會到了給予的快樂,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張玉祥真正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融入到了班級這個大家庭,這個星星的孩子終于露出了燦爛的笑臉。可喜的是,他的學習成績也在突飛猛進。
張玉祥的確確與別人有很大的差距。一天,我在辦公室判作業,這時,我們班的班長海軼鑫來了,他走到我跟前,悄悄地跟我說:“王老師,張玉祥拉褲子啦。”我拿出衛生紙,馬上奔出辦公室。這時,我看到張玉祥臉漲得通紅,正無助地望著我。我用手拍拍他的小腦袋,開玩笑說:“孩子,你在做游戲嗎?這樣的游戲可是做不得,同學們會笑話你的。不過沒事的,老師來幫你吧。”張玉祥聽了我的話,不好意思地笑著“嗯!”了一聲。我看到張玉祥衣服上都是屎,只好幫他擦拭衣服,我當時真想吐啊……但是,我忍住了,而是把他送到了學校門口,陪著他一起等待他媽媽接他回家。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跡,創造新的人。”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甘當采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丁。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張玉祥雖然和其他同學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我和同學們對他特別的關愛下,他變得越來越開朗。現在,不用八抬大轎,就可以把他叫到我的面前,他的聽寫經常得100分。而且,我發現每天放學的時候,只要我們落下哪扇窗戶或者哪盞燈沒有關,張玉祥都會悄悄地跑去關上。這時,我總是用鼓勵的眼神微笑著看著他,他也笑瞇瞇地看看我。春風化雨,我們班這個“小雨人”越來越健康,越來越陽光。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來謳歌我的職業;也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來思考我的價值;更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來詠唱我的崗位。我只是名普普通通的教師,我要帶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走進課堂,去播種知識,播種靈感,播種真情!我知道,我在學生身上傾注的每一分情感,投入的每一次努力,都不會化為烏有,相信明天,他們將回報我以堅強,以陽光,以優秀,以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