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帆
(福建省平潭縣澳前鎮中心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學科的融合下,在更為靈活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會更加的濃厚,這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眼界,放飛思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會將以往教師講授的比較抽象化、概念化的知識轉變為更為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具體感性教學材料,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夠更好的幫助教師創設教學語境,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剛剛走入學校,正處在一個積累知識的初級階段。對于身邊事物的好奇以及探索欲望極為強烈,同時,這一時期的學生也是最為純粹敏感的,環境上細微的變化都會牢牢的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引入信息技術,不僅僅是為了將英語中的一些抽象化概念帶給學生具體的形象,便于消化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能更加有效的引導學生加入到正確的學習模式中,提高綜合素質,保障學生在新時代下的健康發展。例如,在教授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幫助,將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詞句整理出來,然后為學生放映一幅幅有關聯的畫面,利用這些"聲光電"上的變化,讓學生接受到極大的感官刺激,加深學生對于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和靈活運用,然后更為積極的去主動學習。
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如今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重要的課程,同時也是滿足學生核心發展的必要條件。教師應該在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中,以提出問題為主,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護學生充滿好奇地去探究問題背后的答案。學生的好奇心是旺盛的,教師要改變在傳統教學課堂中的照本宣科的知識傳遞者的角色。而是應該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去看待學生,幫助學生主動、積極的進行探究。在這一過程中,信息教育也能充分地發揮本身的優勢,積極地為學生提供解決的方法,在尋找出真相的過程中,成功的喜悅也會產生著重要的積極推動作用。
現如今,我國有大量中小學校的英語學科教學依舊是以滿足應試教育為目標。課堂教學上依舊以傳統的講授知識點為主,重視理論知識而忽視了親身實踐,學生還是學著"啞巴英語",英語表達能力得不到提高,就很難加深對于英語語感的培養以及英語思維方式的展現,也就無法實現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小學英語教學。所以,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優勢,在課堂中加入多媒體教學的課程,圖文并茂地為學生展現一個優秀的英語學習環境,豐富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高口語交際水平,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學生面前放更多有趣的視頻、音頻文件以及圖畫,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讓學生個個都上臺發言,并且給予更多的鼓勵。同時讓學生互相之間繼續對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討論,傾斜自己的表達欲望,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以及對于英語的理解能力。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一代的學生已經處于信息大爆炸所帶來的影響之中,學生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在課外去更多地接觸信息技術,一味地保護學生,讓他們免受無法識別好壞的信息的影響,最終只會適得其反。多媒體進入家庭,信息資源共享的益處豐富著千家萬戶的生活。而現如今對于學生的教學,也不僅僅只局限在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時間多接觸信息技術,利用輕易就能得到的各種資源更為自主地學習。讓學生理解信息技術為自己帶來的好處,從而轉化為自己在英語學科當中的優勢,這也是傳統教學中難以讓學生加強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以及理解的優勢。
盡管如今已經有不少學校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的工具,但信息技術在小學學科教育的運用上一直存在著脫節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教師也沒有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對于傳統教育體制的變革,只是作為了課堂教學方式的一種補充。事實上,教師首先就要根除這種意識。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不僅是轉變授課方式,更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思維。改變現行的教育制度以及一些潛在的呆板教育方式。增設豐富的情景教學內容,靈活教學方式,都是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提升,也是對于學校教育制度的一次有益革新。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整合,需要漫長的過程,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在課堂教學中對信息技術采取嘗試,利用豐富的信息吸引學生的學習情趣,提高英語學科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健康有益的學習氛圍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