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付軍
(重慶市巫山縣官渡初級中學 重慶 巫山 404700)
體育課程不僅是現代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科目,還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素質化教育教學理念的提出,由于初中教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但縱觀當前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并不高,因此。加強提高初中教學過程中的學生體育運動的參與程度至關重要。實際初中體育運動學生參與程度提升教學中,授課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相對獨立的思考方式,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個性特點等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授課教師務必要全面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全面根據初中生的個性化差異進行體育課程教學。實際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基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性,授課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體育教師要和班主任老師展開進一步的溝通,更深一步地把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性格特征,這樣才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體育運動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依據初中生的個體差異性來設計制定風層次的教學模式,所謂有層次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針對不同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以及體育活動教學功能性的不同而言,就不同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而言,對于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授課教師要設計一些比較簡單、基礎的體育運動,而對于體育能力較強的學生,授課教師則可以設計難度較高的體育運動教學。而就體育活動教學功能性不同來說,不同的體育運動功能不同,田徑運動主要鍛煉學生的腿部肌肉和身體耐力,球類運動則主要鍛煉學生身體四肢的協調性,因此,授課教師務必要牢牢把握好這一點進行教學,只有難易程度適宜,才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
縱觀我國初中教育教學現狀,處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年齡普遍在13-16歲左右,正處于青春期,叛逆心理比較嚴重,往往老師和家長說什么,學生就不愿意做什么。因此,要想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教學當中,授課教師務必要加強體育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和學生做朋友,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體育運動氛圍中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實際體育課程教學中,首先,重視為學生構建輕松愉快的體育運動氛圍,全面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緩解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厭煩和排斥,從而無聲無息地帶動學生參與其中;其次,重視與學生一起進行體育運動,比如在廣播體操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親身參與到運動當中,這樣不僅能夠第一時間關注學生的動作是否標準,并予以及時的指導,還能夠在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時,對學生進行言語方面的鼓舞,有利于增強初中生的體育運動信心,從而引導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實際體育課堂學習當中。
就優化設計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內容而言,實際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學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體育教師務必要先保證課堂教學內容的靈活性和可選取性,全面根據學生的愛好以及初中體育考試內容展開多元化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滿足現代初中生的個體化差異需求;第二,實際體育課程教學內容一定要能夠全面推動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教學內容優化務必要具備基礎性、技術性以及健身性;第三,由于初中生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很大的好奇心,基于此,授課教師可以對體育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生活化以及競賽化的升級設計,比如,在乒乓球教學中,授課教師就可以運用競賽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顛球接力,看哪個小組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接力,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進一步將學生帶入到體育運動當中。
隨著我國素質化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提出,現代初中體育教學中,為了全面帶動學生的體育運動參與積極性,授課教師首先要全面根據初中體育考試內容,其次要依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嚴格根據初中生個性化差異進行體育教學,并重視加強體育課程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全面優化設計初中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幫助初中生強身健體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從而進一步促進現代初中生綜合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