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哲
(福建省石獅市第六實驗小學 福建 石獅 362700)
在小學美術課堂的情感教育上,教育者首先需要認識到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共通特性:好奇心、創造天賦、學習能力,總結改進等,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特性后采取情感教育的方法,先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利用小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設計趣味課堂鍛煉小學生的創造力;課下簡單作業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定期開展總結大會實現師生班集體的共同進步。最重要的是利用情感教育的方法貫徹教學始終,讓小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得到完善,不斷提升美術素養,增強創造力以及提高審美能力。
在小學美術的情感教學中,首先要拉近師生之間距離。比起傳統的師生相處模式:“傳道受業解惑”,師生之間的溝通理解在情感教學上起到了基本作用。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當學生不喜歡某一科目老師時,對其科目也不會有多大興趣。小學美術課比起語文數學這種主課,更應該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課堂上,教師可以多走下講臺,去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比如在小學美術湘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2課:《會飛的娃娃》中,教師除了根據教材下達“制作娃娃”的任務,更可以在學生進行制作時,走下講臺多觀察、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制作中的難題,對待小學生的求助,采用情感教育中的方法。不僅讓小學生學會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幫助,還可以建立起師生信賴關系,從而讓學生對小學美術提起學習積極性,甚至克服某些心理上的溝通障礙,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得到更好的小學美術課堂體驗感。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美術教育的核心就是美術情感的表達,而情感教育事業則是充滿愛的事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帶動學生,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當學生在學習中或者生活中出現問題尋求幫助時,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同學不同的心理循循善誘,用認真親切的態度解決問題,多鼓勵學生去做、去感受、去創作。這樣,教師才能夠得到學生的欽佩、喜愛和信賴,為以后的教學課堂打下堅固的情感基礎。
小學美術的學習可以多方面的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美術知識的靈活性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足夠的思考。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設計美術課堂,輔以情感教育方法,讓小學生得到充分的學習。美術課堂是一個展現情感和思想的課堂,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開展個人創作比拼,團隊協作完成任務等,利用競賽的模式,提高小學生的積極性,增加情感交流機會,體驗豐富有趣的小學美術課堂。在個人創作環節,教師可以提出一個概念,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拿起畫筆進行創作,用自己的方式將情感表達在畫紙上,最后進行創作比拼,讓學生們投票選出優秀作品。這種方式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表達給所有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情感理解程度。除了個人創作,還有團隊協作的模式,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拓展課本,活化教材等方式,活用教材中的內容,激發小學生參與美術創作的激情,達到培養美術創造性的目的。比如在小學美術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14課《蝴蝶落我家》中,教材要求學生設計自己的紙蝴蝶。小學教師可以先舉出一些紙蝴蝶的例子,讓學生參與討論,如何對稱制作?或者是怎么選擇配色更好看?通過互相交流,得到一定想法后開始創作。最后將成品一一展示,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作品上臺解釋自己的想法給同學老師聽,促進情感的交流和理解,增強學生欣賞美的意識。
美術作品的合理評價對于創作者的成長經驗尤為重要。特別是完成作品或者回答問題時,學生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理解。作為小學美術教師首先要贊賞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表現,對于個人創作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結合同學們的意見做出最真實合理的評價。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分析鑒賞美術作品的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創作不足,還能利用情感教育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做出最公正合理的評價,有些學生可能對于評價結果存在不公妒忌等心理,小學美術教師應多進行情感上的溝通,疏解學生心中一些不利心理或情緒。同樣的,小學教師也應該經常反省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存在不足,利用定期總結的方式,認真傾聽學生提出的意見。比如在小學美術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9課:《可愛班集體》中,利用好教材的內容進行更加偏向于認知思考的情感教育。這節課重點是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班集體的情感。教師可以趁機設計一次學期優秀作品展示,將往期一些美術作品的思想展現出來,總結班集體在學習美術過程中的優缺點,聽取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的建議,做到教師和班集體共同成長,完善不足。課堂最后,教師還可以鼓動學生們和老師一起完成“班集體”的美術作品,加深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構建充滿魅力、情感豐富、輕松有趣的小學美術課堂。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的有效利用能夠給小學美術課堂帶來學生學習效率最大化。美術是情感的一種體現,利用好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影響學生的愛好以及今后學習方向。為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以及未來定向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美術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和教育能力,將情感教育方法靈活利用在教學活動中,才能更好的達到理想化的小學美術課程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