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才
(新疆焉耆縣第一中學 新疆 焉耆 841100)
1.1 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學習好化學這門課程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實驗。初中生是十多歲的孩子,尤其是對新事物有極強的好奇心,因此在學習化學時富有熱情。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學現狀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尤其是偏遠地區。據調查有58.9%教師認為實施新課程最大的難題是教育觀念落后,學校和教育部門的評價機制不完善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大。(2)課堂教授方式陳舊。部分教師在上課時仍然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沒有和學生進行溝通,“一言堂”現象普遍存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夠。(3)化學實驗教學弱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問題和設備、儀器、藥品等危險性的問題,導致學生無法親自進行化學實驗。(4)課程資源匱乏,教師缺乏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意識與能力。以上論述的現狀出現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嚴重制約初中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因此,初中化學新課程的設計顯得十分緊迫[1]。
1.2 初中化學新課程設計涵義與內容。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理念設計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學理念設計,區別在于:教學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在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設計,主要是以課本為主,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備課,學生上課。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其根本任務是在發現、分析和處理教學難題的基礎上,實現最優化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和要求,更適合學生發展要求。然而,要使得教學設計達到目的,就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努力。
2.1 新課程教學設計理論模型。一個優秀的教學設計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而不僅僅只是在課堂上。美國教育學家格萊斯指出,教學活動分為四個部分: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通過實踐發現,如果要全面優化教學系統,則需要設定可以達到的教學目標。在實施教學活動中能夠準確的把握學生的起點行為,要設計組織教學活動,要有效的進行教學評價,這樣才能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高效的進行下去。因此,在進行初中化學新課程設計時,首先要進行制動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學習、設計教學評價,這四個關鍵步驟。教學設計都是以課程標準、學生和課本為依據的,因此,在進行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時,一定要熟悉教材,了解學生和課程標準,將這三個方面把握好。總之,教師在構思最優的教學活動時,要綜合多種因素,運用系統的方法進行構思,避免可能出現的錯誤[2]。
2.2 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要素。化學教學設計的模型包括四個方面: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活動和教學評價,這四個模塊構成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的主要要素。
(1)教學目標,它是課程改革最終的落腳點,在課程標準中對每一項課程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課程標準為教學目標的確定提供了操作依據。
(2)教學內容是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在課程教學中教師主要任務是: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培養其能力、正確價值觀的形成等。很多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認為教學內容就是教材內容的傳授,但這一過程忽略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3)學習活動。教學活動是根據學生而設計的,學生只有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效果才能提高。因此,在進行學習活動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主體,掌握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在化學學習活動設計時注重對實驗課學習活動的設計。
(4)教學評價。它是通過對系統信息的收集整理,對依照教育方針所確立的教學目標,做出價值判斷和決策的過程。在進行課程設計時,要樹立正確的評價觀念,將教學的注重點轉向學生,配合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多方面、多層次的評價,真實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為教學活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以促進學生全面提高[3]。
2.3 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實踐。傳統的化學課程教學,注重的是對知識記憶的熟練程度,側重于理論的學習。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無趣,還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以及深層次思考的能力。化學作為一門試驗性科學,需要學生進行大量的試驗操作,然而這種教學方法沒能做到這一點,學生無法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起來。因此,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貼合學生需求,解決學生問題。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實踐的設計步驟:第一步,設計背景分析,主要包括課標要求、教材分析、教學準備等內容。第二步,教學思路的設計。第三步,教學教案設計,在這個設計中要注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的設計。第四步,課堂教學設計。這四個步驟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提供一定的設計思路[4]。
新課程為我們帶來新的教學理念思考,為了優化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對初中化學教學現狀的分析,對初中化學新課程設計涵義與內容的探討,找出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設計的方法,可以提高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的質量。對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實踐的分析和研究,不僅對初中化學這門學科教學發展有促進作用,對其他學科進行教學設計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