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燕珍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區第十七小學 安徽 淮南 232001)
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開始進行教育的初始階段,也是他們的啟蒙階段,在小學的時候,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不僅僅有助于學生進行自身身體質量的提高,還可以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可是現在的體育教學方法還是存在著很大的不足,從而導致了體育教學的效率不是很高。教師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新的嘗試,通過不斷地測試選擇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從而不斷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輔助教學,給學生創設生動活躍的教學環境,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對于體育教學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受現場條件和人工操作的限制,體育教學中的有些知識和動作依靠常規的教學手段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體育教師就可以采取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讓學生通過觀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進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如在進行隊形排列時,小學生對于應該采取何種動作以及隊形怎樣是正確的并不清楚,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隊形隊列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視頻觀察,進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在學生進行觀察時還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引導他們找出進而掌握動作的要領,使自己的動作變得規范。
不同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興趣度不盡相同,若教師讓學生全部參與同一項體育活動中則必然會有部分學生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分組教學的方式能充分結合學生需求,最大化提高學生參與度及積極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在班內做一項統計:你最喜歡的體育項目是什么?根據學校內體育器材儲備狀況給出若干選項,如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等,讓每名學生作出選擇,隨后將選擇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在體育課上選出各小組組長,讓其協調教師進行組內的管理工作。在課上先將學生集合,在進行簡要熱身活動后讓各小組組長帶領組員前往活動場地并分發體育器材,最后在下課時由小組長負責收齊器材并帶領組員有秩序地返回教室。首先分組教學的方式能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需求,鞏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其次能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對學生而言,不論是現階段體育學習還是今后發展過程中,合作能力都是必需的能力之一,因此開展分組教學對學生有很大幫助。
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科學育人觀,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我們不但要對學生進行健康生活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更要適當滲透德育,讓他們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對此,我們可以從體育強身健體的出發點實施德育,告訴學生身體素質高于別人時,也不要以武力來威懾別人,而是要做到以理服人,以強健的身體素質幫助別人,為人民服務,這樣才能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健身的真正意義。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體育鍛煉中,培養小學生堅韌不拔的品格、性格,比如故意在學生體力跟得上的情況下,設置一些跳躍、長跑中的障礙,看他們是否具有迎難而上的決心和毅力,最終只有堅持不懈,定然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為實現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奠定人才身體素質基石。
學生需要體驗成就感,他們總希望自己的知識技能得到表現,得到認可。為了及時鼓勵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活動做出評價,相互鑒賞活動成果,或者老師對學生的活動成果從個性發展、心理品質等方面做出評價。在這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對富有創新的作品給予熱情的肯定、評價;對學生的標新立異、異想天開要加以保護;對學生點點滴滴的創新都要給予重視。教師肯定的評價,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創新信心,有著不可估量的力量。“你的理解是個創造”“你有獨立見解”“真了不起!”……這一聲聲的贊揚像一股股暖流流入學生的心田,使學生不僅得到極大的喜悅與滿足,還能無形地鼓勵學生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下一次的創新活動中。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的創新精神定能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想要讓體育教學保持一定的生機與活力,就要不斷地進行創新。在現在的體育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影響著我們提高教學水平。在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后一定要使老師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同時也需要學校的努力,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對老師的教學行為作出約束。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他們以后的生活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