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
(山東省膠州市阜安教育辦公室 山東 膠州 266300)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學設計中積極引入歌曲的即興創編活動,這樣不僅可以為課堂教學注入一定的動力,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良好習慣。對于小學生來說,其音樂基礎比較低,因此,需要教師在引入即興創編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學習能力,并科學性的分析制約教學的主要因素,從而有效提升即興創編的應用質量。教師對即興創編的設計應該突顯其系統性,且在教學的不同環節開展即興創編活動,則能夠從同角度以及不同維度為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注入支撐的動力。
對于音樂而言,其有一定的節拍,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小學生學習節奏和節拍,對激活學生的樂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將即興創編應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實現音樂的創新學習[1]。節拍源自于現實生活,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挖掘生活中的節拍,以此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認知,并從體驗當中尋找節拍的規律。歌曲的節拍比較固定,在學習唱歌的時候,應該遵循設定,并根據節拍進行演唱。教師引導學生對節拍進行即興創編,就需要打亂原本的節拍設置。以樂理的視角分析,節拍的創編應該使隨意化的,并不符合節拍的專業要求,然而,借助這樣的活動,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樂感體驗,例如,當課堂教學進行到小學音樂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教材中關于“小螺號”這首歌曲的時候,學生已非常熟悉歌曲的旋律,當學生在獨立演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自行調節歌曲的節拍。剛開始,學生肯定不知道怎樣調整,教師即可以為學生作出示范,將原本的2/4節拍唱的稍快一些,表現出活潑的勁頭。教師可以先用簡單的強弱節拍,之后運用變換節拍,以4拍的形式進行歌曲的演唱。學生們各個興趣十足,從而也紛紛參與到歌曲的即興創編中。歌曲節拍的快慢和歌曲所表達的情感息息相關,倘若轉變節拍就會使歌曲呈現出不同的樂感。小學生缺乏對節拍的正確把握,所以需要教師的指導和示范,使其能夠迅速融入到歌曲節奏的即興創編中,從而學有所獲。
在音樂當中,旋律既是靈魂,也是核心,更是音樂內涵得以表達的一種外化形式[2]。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歌曲的即興創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樂感,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音樂表達能力。小學生缺乏豐富的音樂基礎,自然很難創編出多么高水準的旋律,只是簡單的隨意哼唱,就可以視作對旋律的編創。歌曲的旋律具有一定的樂譜,但是無法要求小學生理解樂譜,其能夠根據特定要求展開動態的音樂表達就非常可貴了。教師在進行旋律教學的時候,通常會使用鋼琴以及多媒體等工具,學生則跟隨旋律演唱。而旋律的創編并非讓學生亂唱,而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歌曲的某一地方進行改編,從而抒發自己的情感。
例如,當課堂教學進行到小學音樂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教材中關于“童心是小鳥”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歌曲的音頻,讓學生跟著旋律一同演唱,然后對學生作出具體指導。在學生完全熟悉旋律之后,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演繹,即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即興創編歌曲的旋律或者在歌曲中的某些地方添加一些旋律的創新。在創編過程中,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歌聲不斷;而在演繹過程中,學生一個個都積極的將自己的創意改編展現了出來,課堂反向非常熱烈。雖然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但在教師的示范之后,學生對旋律的創編熱情就被充分帶動起來。學生的創編只是跟著自己的感覺,但這也不妨為一種創新,非常值得鼓勵與肯定。
鼓勵學生對歌詞進行創編,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教學即興創編方式。小學生的具有較強的想象能力,因此為學生安排歌詞的創編任務,能夠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的表現機會。歌詞的創編不必多么專業,重點在于表達學生的情感。歌曲的歌詞和旋律通常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對歌詞的創編必將降低歌曲的表現力,然而在創編歌詞的過程中,學生獲得的歷練卻是非常顯著的,而這也是引導學生創編歌詞的主要目的。歌詞的創編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且通過對歌詞的改編能夠讓學生體會多重的音樂沖擊,使其音樂認知變的更加多樣化、豐富化。學生對歌詞的創編有著許多優勢和條件,由于歌曲的歌詞本就不固定,平時學生也會時常改編歌詞,具有了一定的生活認知之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即興歌詞創編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在學生創編歌詞的過程中,其思維會呈現出積極的活躍性,從而對歌曲形成多元化的理解[3]。
綜上所述,將即興創編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充分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被有效帶動起來,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通過節拍的即興創編,帶動學生的探索熱情;旋律的即興創編,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能力;歌詞的即興創編,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從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